分享

【征文】 ‖ 《散文福地》是培育作家的一块宝地

 天津散文微刊 2021-03-09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散文福地杂志(纸刊)的选稿基地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散文福地》是培育作家的一块宝地

天津 崔建良 

每当想到我这个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文学爱好者,如今竟然加入了天津作协,成为了一名天津作家,我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天津散文研究会是我走向文学之路的引路人,《散文福地》是培育作家的一块宝地。

我于2009年3月至2010 年12月,参加了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第二届文学创作研修班的学习。随后,又连续多年追随散文大家张宝树老师,参加由他主讲的“散文写作班”的学习。在此期间,张宝树老师引荐我加入了天津散文研究会,并鼓励我大胆练笔,在研究会主办的《散文福地》杂志上发表作品。

在散文研究会,我有幸认识了秦守业、徐桂兰、焦瑞霞、侯希岩、于增良、陈琪、姚宗璘、陈雅娴等一批老年文学爱好者,他们那孜孜不倦、认真学习、坚持写作、笔耕不辍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如果说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对公文写作还略知一二的话,那么对文学创作还真是一窍不通。在研究会会长张宝树老师的激励下,我向广大文友学习,积极参加散文研究会的一切活动,聆听各位老师的文学讲座;踊跃报名参加天津散文研究会和东方散文举办的各类采风活动——与此同时,大着胆子拿起笔来,开始文学创作。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我是个屯垦戍边14个年头的老知青。于是,我就从那段儿难忘的岁月写起。那是一段儿难以割舍的兵团情结,是我们人生最珍贵的收藏,也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写的《沙枣树情怀》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借用描写沙枣树“冰天雪地冻不死、酷暑烈日晒不垮”的风格,讴歌兵团战士笑迎风沙斗酷暑、不惧盐碱战严寒的顽强意志。对这篇习作,张宝树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审阅,不但写出了评语而且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文字量竟然是这篇习作的三分之一。我按照张老师的意见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反复修改后的这篇文章得到了张老师的肯定,并在2012年第3期《散文福地》杂志上刊登。2005年我曾参加过“环渤海大文化培训中心”的学习,在此期间我的两篇习作也曾在中华文苑网总编——黄国光主办的《中华文苑》网上发表。但是,我更看重这次《散文福地》能发表我的这篇文章,因为它毕竟是全国发行的纸刊。在来年散文研究会举办的“创作体会交流会”会上,张老师让我谈了《沙枣树情怀》的创作体会,从而,进一步激发了我的文学创作热情,散文作品不断涌现。

到目前为止,我创作文学作品约50多万字,先后在《散文福地》《东方散文》《中华老年文学》《甜园文学》《天津日报》和《天津作家》《博风雅颂》微刊等报刊、自媒体发表作品60余篇。2015年,在天津散文研究会会长、《散文福地》杂志主编张宝树老师的鼓励下,我将多年创作的作品收集整理、汇编成册,起名《岁月留痕》由国家级的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泉城济南举行了首发式。2016年,由张宝树老师作为介绍人,推荐我加入了天津作家协会。

在天津散文研究会成立和《散文福地》创刊10 年的时间里,散文研究会的会员共有14人加入了天津市作家协会,实现了多年的作家梦。《散文福地》真的是培育作家的一块宝地。

作者简介

     崔建良,1948年3月出生于河南洛阳,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长。自2005年以来,创作文学作品约50多万字,发于《天津日报》《东方散文》《散文福地》《天津·河南人》《天津作家》《中华老年文学》等报刊媒体。著有散文集《岁月留痕》。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李锡文

 制作:陈彩洁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散文福地杂志邮箱:swfd2010@126.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