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坪坝土湾工业村,古朴古香还有别墅群,后山小屋是精华

 常心舟 2021-03-09

山城重庆因为山高路陡,易守难攻,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我们的大后方,为保证安全,保存实力,许多单位都向重庆迁徙,成为名副其实的陪都,在这些内迁单位当中,许多基础、军工工业比较出名,比如望江厂和如今的长安厂,以前叫第21兵工厂等等,关注过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前面都都提到过。

也是那一次工业搬迁,奠定了重庆工业城市的基础,当然作为最高级别的大后方,工业基础只有兵工厂,是根本无法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要解决国民日常生活的问题,轻工业也是不可被遗忘的一部分,这不,当年的豫丰和记重庆分厂,如今的重庆棉纺厂就是经汉口搬迁到沙坪坝土湾的。

说到土湾重棉厂,老重庆市民都知道,多年前,沙坪坝到解放碑有两条路,一路都是乘坐401,经过石桥铺、大坪到解放碑,另一路就是路过土湾到上清寺,在土湾公交站的下方,是钟声村和新生村,这里也是昔日鼎鼎有名的重棉厂,虽然处在平顶山山脚下,嘉陵江江畔,但地理位置并不偏僻。

说到土湾的棉纺厂,那就有故事可摆了,其前身却是1920年在河南郑县窦家寨创建的河南豫丰协记纱厂,1938年2月众所周知的原因,奉令迁徙,两个月内将所有设备、原材料打包装运,经过汉口搬迁到重庆土湾,租、购土地326亩,在山上建厂房,7个月后投入运行,后来被收购为国有,1964年7月改名为重庆第一棉纺织厂。

那个时期,河南“豫丰”同汉口裕华纱厂、汉口申新第四纱厂和沙市纱厂一道搬迁到重庆后,重庆纺织行业初具规模,撑起后方半边天,成为重要的纺织基地,就拿“豫丰”来说,职工最高达到5429人,其中科技人员都有473人。

为解决职工家属住宿问题,在如今的钟声村、新生村大面积修建家属区,尤其是新生村,还修建80多栋别墅群,为高级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者提供住宿,如今这些别墅群虽然经过80多年的栉风沐雨,有些破旧,但青砖灰瓦,傍山而建,矗立在茂盛植被下,依然古朴古香,带有几分昔日的繁华。

说到重棉工业村,不得不提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遗址,这是一栋外观上看只有一层楼房的青砖楼房,别看外形普通,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却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重要发声通道,发出过许多重要声音,令敌人闻风丧胆,称之为那只“令人讨厌的重庆之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