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研与启新——2021油画艺术探索研究展(钟涵)

 wu6388 2021-03-09

钟涵先生在家中写作品交接清单

钟涵先生手写的作品交接清单

钟涵先生曾无数次风尘仆仆深入黄土高原地区,把心血倾注在滚滚黄河、纤夫之路上,他浑厚、质朴的画面中不仅流露出富有诗人气质的哲思,更体现出他精研中西文化之后,对油画本土精神所作出的追求。

钟涵先生此次展览的作品大多表现人与自然的艰苦关系,展览中所展出的新疆、河南写生系列,黄河系列作品,可以看出艺术家用凝重的笔触和浓重的色彩,表现人与黄土高原、人与黄河等自然艰苦环境的关系,表现人类坚强不屈的悲壮气概。

在钟涵这次的展览作品中,斗室光瀑、暖冬等作品,是现代中国油画画坛上少见的,展现出艺术家深厚的文史素养和人文精神。

夏塔雪山(新疆写生)

26×43cm

纸本油画

1961

窑前日暖(画稿)

37×24cm

纸本油画

1977

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之夜

37×57.5cm

纸本油画

1978

城中春阴(北京郊区记忆画稿)

46×54cm

纸本油画

1987

驴(北京郊区写生)

43.5×37.5cm

纸本油画

2001

斗室光瀑(画稿 )

30×39cm

布面油画

2007

杏花春雨(北京郊区记忆画)

32×41cm

纸本油画

2010

重要作品精赏

延河边上

钟涵先生的毕业创作底稿中有表现毛主席正面、侧面以及背影的不同版本,罗公柳先生看到后认为,表现毛主席与革命群众背影的这种方案最有艺术感觉,后来虽然在中央美院有过小范围讨论,但在罗公柳先生的坚持下,最终呈现世人的这幅作品,表现的是领袖与群众在延河边散步的背影。

“文革”中,钟涵和罗公柳都因此受到批判,《延河边上》被破坏下落不明。1999年,钟涵根据记忆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重绘了《延河边上》,而此后,1963年的原作却机缘巧合地在中央美院地下仓库被发现,钟涵将两幅作品一起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

延河景物写生

1957年和1962年的夏天,我曾经随着别的同志两次去到延安。虽然延安已是一片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气象了,但是,延安的人,延安的山和水,山坡上的窑洞和一草一木,处处都使人怀想起当年的情景。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满川暮色,东边的山上映出一片耀眼的金光。延安的干部和群众还是常常到河边散步,或者是从山上劳动回来,到清凉的河水里洗一洗脚,饮一饮牲口,赶上羊群走过河滩。延河边的景象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不禁浮想联翩:过去和现在,好像越过时间的远隔而重合在一起了。

——节选《谈》 钟涵 1963年

延河边上构图稿

我从革命历史博物馆找过许多当年拍摄的珍贵图片,例如毛主席教小八路认字的照片、毛主席在飞机场漫步的照片、战士们和老乡们涉水过河的照片,等等。在我的想想中,正像电影里的“化入”手法一样,这些形象一起活起来了,化入到眼前这一片灿烂的霞光里,而我们自己,也好像是披上了粗布灰军衣,幸福地呼吸着20世纪40年代延河上的清风了。

——节选《谈》 钟涵 1963年

延河边上构图稿

究竟这张画立意的中心是什么?自己感受最深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面的形象中分量最重的是什么?这样,我尝试着从画稿上把中景截取下来,把其余的通通删掉。突然,一个单纯的造型母题出现了:一片阳光前面的两个背影,他们谈了那么久,谈得那么亲密而深长……

——节选《谈》 钟涵 1963年

延河边上

(文革中被损毁,2013年对其进行结构性修复,此为现状)

190×380cm

布面油画

1963

延河边上(重绘本)

180×360cm

布面油画

1999

雨天的画室来鸽

我所用的画室连年漏雨。去年盛夏一天早上开门进去,又是满地水浸。正伤脑筋时,一只鸽子突然扑腾而起。我不忍把它赶走,坐着与它凄然相对。原来它昨夜从窗外飞来避雨,迷失了归路。记得十年动乱之后痛定思痛,我的一首自遣诗中有“曾经稚气经风雨”的句子。这样的风雨没有了,但到晚晴之时却又发生种种未曾料到的烦恼。想着想着,感兴上来,遂以眼前实况入画。

——节选《且说及其他》 钟涵 1995年

雨天的画室来鸽

150×150cm

布面油画

1995

作为形式与精神结合的东西,我感到我有些画正在出现某种清苦意味,而这种意味是来自执着信念的曲折反应。

画是人生无尽的修养过程,又是精神之所寄托;既是自己的价值的实现,又是对社会文明所添加的努力。好比行舟一样,你发动它,它载你和所有的负载往前行。所以我觉得老而不疲很值。

——节选《且说及其他》 钟涵 1995年

雨天的画室来鸽 局部

白鹤梁

北冥有鱼,

是它的背脊划开雪浪,

而留下一道悠久的创痕?

或是传说中的化鹤者,

把翅膀落在江上,

遂再也不飞去了?

这岁岁枕流起伏的石文呵,

乃是母亲额头的皱纹,

镌刻于江天无尽的寂寥中。

白鹤梁构图稿

153×107cm

纸本拼贴

2004

白鹤梁

190×13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04

白鹤梁 局部

白鹤梁 局部

参展作者

钟    涵    闫振铎    杨飞云    林    森

姚    永    芃   芃    孙文刚    徐小东

朱春林    韩洪伟    常    磊    杨光涛

黄胜贤    康    乐    仝紫云    尤    勇

主    办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展览时间

2021.2.3-2021.4.2

地    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油画博物馆三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