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井的风物志诗

 新用户6167E0Vx 2021-03-09


“水取有本玉液金波环左右,山不在高龙藏凤栖列西南”。这是沂南县铜井镇铜井街吴老先生墓碑上的侧联。



 1957年“重修金波泉”以及2001年的重修,均有石刻记其事,而且记载详细,不必多言。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一次次的以人工修建和周围住户的增多,风景卓异的铜井泉流,没有了昔日的自然风光。



早先的铜井街是一个青石岭,岭上怪石嶙峋、草木扶疏,奔突的泉水在林间石隙流动,夏天泉声清韵、凉风习习,冬天暖流沁润、雾气腾腾。“明月泉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种何等美妙的景致!



    还是让我们读一下阿英的游记吧:圣水泉“泉水隐激然,散土峰下,深尽盈尺。不数武间,澎湃有声,藩波迅流而成渠,虽盛夏不涸,若其可鉴眉发。而白石参错卧泥沙间者历历可数。”



    “两泉互有轩轾,'金波’以'藩波’见称,'玉液’则以'地形’见胜。'玉液泉’在园里的西北部,东南西三面都是巉崖,岩层起叠,高逾一丈,南面的较低。西岩上有三人才能合抱的古槐树一,老态横斜,临池而立。泉水就注入池内,和池石相击,隐激作声。池方长两丈许,距西岩数尺,砌一石栏,碑额外,有两水闸。水即入池,触一巨石,抱石下逝,迂回越闸。至东北角,石突陡狭,如同山涧,声复豗喧。”



    这西岩上的古槐树,是从石缝里长出的,不知何年所植。老人们说,老槐树的树洞里能藏开两个大人,朽空的树根里也能钻进一个人去。过去铜井大集时,大槐树下是说书唱戏的所在,泉声书韵,乐鼓飞扬,记忆犹深。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炼铁的土炉里缺一把柴禾,村里人就把老槐树杀掉了。只是,就是烧了千年老槐,那炉铁也没有炼好,只把无数的铁鏊子炼成了一堆铁坨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