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8.名词作状语及其判断

 初高中古诗文 2021-03-09


438.名词作状语及其判断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百余汉字探秘》《左传成语典故精释》等有关学好文言文的六本原创电子书


文言文法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

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

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

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4.

表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

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5.

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6.

表对人的态度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7.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① 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判断名词作状语的依据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二、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比况结构:比况助词“似的”附着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的单位,就叫做比况结构。  

因为,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     

三、要看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  

凡表示有生命事物的名词用在谓词前,则有两种情况,即该名词或者是主语或者是状语。这就需要找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就一般情况而言,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或上句中还另有主语。如“吾得兄事之”,既然“吾”作全句的主语,“兄”就不可能再是主语(一个句子中不可能有两个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而有时主语承前或蒙后省略了,这就需要往上下句中找主语。如“常以身翼蔽沛公”,本句中并没主语,就需往上句“项伯亦拔剑起舞”中去找,“项伯”便是主语。  

四、要按情理推断。   

凡按上述三种辨析标准仍难判定谓词前的名词是主语或状语者,则需按情理推断。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倘若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名词“犬”是不是主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按情理推,即可知原句是说“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在(屠户的)前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