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次暴跌无非三种结局,这次会是哪一种?

 AndLib 2021-03-09

从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2月18日到3月8日的13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跌了6.4%,创业板指跌了超过20%,已经把今年以来的涨幅都跌完了。不只是散户头疼,一度风光无限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扛不住了,很多都跌去了20%-25%。如此快速的下跌的确是比较罕见,但在牛市后期的高估值区间也不意外。很多会员关心接下来的市场怎么走,其实只要你回顾一下历史,再看看当下的基本面,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之前的直播和内参里我们也讲过多次,今天我再从结合历史上的类似情况做个对比分析。

我们经常讲,历史虽然不会完全重复,但其中的内核规律永远不会变。比如,从2018年开始的这轮经济和市场周期基本和2014-2017年那一轮如出一辙,这也是过去我们几个周期判断的主要依据。同样的,近期的这种暴跌虽然罕见,但也不是无迹可寻的。从历史来看,市场的暴跌大概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全面熊市的开端。典型的就是2015年的6月。当时市场刚刚触及上证5178和创业板4037的历史高点,相当于大牛市之后的股灾开端,这种类型的调整不是暂时的,跌完一个月还有一个月。2015年那一次就是一口气暴跌了四个月,这期间连续出现十几个交易日暴跌20%-30%的情况,缓和的时候至少也有10%以上,最后累计下来,上证从5178点跌到2850点,跌幅45%;创业板从4000点以上跌到1779点,跌幅54%,然后有一个3个月左右的技术性修复,上证反弹了800多点,创业板反弹了1200点左右。

第二种情况就是结构性大分化的开端。这种剧烈的调整之后,市场没有整体接连下跌,而是有的板块迎来牛市,有的板块迎来熊市。典型的就是2016年初的熔断,当时2016年1月也是整体暴跌,跌幅甚至比现在还大,一个月之内上证和创业板指分别跌了23%和27%。但是经历了这个调整之后,市场就开始分化了。

一方面,价值蓝筹触底反弹,开启了一个两年左右的新牛市,比如上证指数涨了1000点,沪深300涨了近60%,上证50涨了70%。其中的龙头白马大部分超过了2015年牛市的高点,比如茅台从最低的184一路飙到了767块,完全超过了2015年240块的高点。但另一方面,之前估值虚高的小盘成长股在短暂的技术性反弹之后进入了新一轮熊市,惨烈的下跌之后是持续的阴跌,比如创业板指在暴跌到2000点以下后仍未企稳,而是继续开启了一个长达三年的熊市,最终一路阴跌到1100点。

第三种情况是突然的外部冲击导致市场暴跌。这种情况纯属意外,一般不会改变市场原来的趋势。比如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3月6日-3月24日13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暴跌11.4%,创业板指跌了15%。不过疫情冲击导致的暴跌不仅没有终结牛市,反而砸出了一个抄底的黄金坑,随后市场就很快回到了全面牛市的原轨道上。

总的来说,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之前几次肯定都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过滤掉次要矛盾,抓住基本面的核心矛盾来对比,你会发现当前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