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政治知识点:纸币(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发行规律的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爱护人民币、电子货币)

 世界很大不想转 2021-03-10
  • 纸币的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通货膨胀的含义:

    1.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 
    2.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1)货币发行数量(2)货币在市场中的流通次数 
    3.后果: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人民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了。
    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出现下降状况,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的含义:

    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

  • 理解纸币含义:

    (1)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家发行的,就不是纸币,而是伪造的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国都属于犯罪行为。对伪造假币的行为不加制裁,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危及国家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银行法》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的罚金。” 
    (2)现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但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例如,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就不能使用了。1998年5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纸、硬分币除外)在市场上流通。”“该套人民币持有者可限期到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兑换。兑换时间为1998年6月1日~12月31日。” 
    (3)二者缺一不可。
    (4)货币符号。

    纸币的职能:

    (1)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因为其没有价值。
    (2)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因为人们只关心它的名义价值。
    (3)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因为其没有价值。
    (4)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因为人们只关心它的名义价值。
    (5)世界货币的某种职能。

  • 货币与纸币关系:

     

    货币

    纸币

    产生过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是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货币符号职能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

    联系

    纸币是货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受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数量的制约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

    (1)成本低
    (2)防止贵金属流失
    (3)避免流通不畅
    (4)易于使用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相同之处:

    ①均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都是纸币的流通量与实际需求量不相等引起的都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②影响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理解纸币含义:

    (1)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家发行的,就不是纸币,而是伪造的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国都属于犯罪行为。对伪造假币的行为不加制裁,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危及国家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银行法》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的罚金。” 
    (2)现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但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例如,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就不能使用了。1998年5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纸、硬分币除外)在市场上流通。”“该套人民币持有者可限期到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兑换。兑换时间为1998年6月1日~12月31日。”
    (3)二者缺一不可。
    (4)货币符号。

    纸币发行量的决定:

    ①决定:必须以流通中的货币量为限度
    ②影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A.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引起通货膨胀。 
    B.小于限度,会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引起通货紧缩。

    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

    (1)货币发行数量
    (2)货币在市场中的流通次数

    引起通货膨胀的后果:

    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人民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了。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出现下降状况,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防止通货膨胀的方法:

    (1)减少纸币发行量,使其与流通中实际需要量尽量相符。
    (2)根本的方法:发展生产,增加社会产品供应量。

    通货紧缩成因:

    1997年以来开始通货紧缩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高积累政策,而积累的背后是经济增长不佳和投资效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受到压抑。但是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一直被过于旺盛的投资需求所掩盖,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过剩时代提早到来,过剩又导致企业效率下降,进而导致投资急剧萎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显现出来并引发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危害:

    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的下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比如农民增产不增收;企业销售额增加但利润减少;投资者不愿投资,消费者不愿消费;市场不景气,失业人数增多,大量资金闲置。

    通货紧缩对策:

    总体来说,要将短期刺激与中期的改革目标和长期的增长目标协调起来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投资效率,从而改革高积累政策。
    具体措施如:
    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
    大力启动消费;
    适当提高工资;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鼓励住房消费;
    提高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
    积极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努力扩大出口等。

    依法保护人民币: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尽管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国家却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这是货币在市场中的运行规律。

  • 货币的流通规律:

  • 纸币产生过程:

    (1)铸币作为名不符实的货币流通。
    (2)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其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金银条块──富商的打上印让的金银条块──铸币。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例如,一个银元原为七钱,经过不断磨损,实际上可能只有六钱五分了。但这时一个银元仍然代表七钱的白银作为流通手段。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商品交换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要就产生了作为货币的纸币。纸币产生过程如图示:金银条块→富商打上印记的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3)我国纸币产生过程:唐代“飞钱”(实质为汇票),北宋“交子”(纸币雏形),南宋“会子”(“交子”辅币),元、明“宝钞”,清官银、钱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法币”、“金圆券”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

    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

    (1)我国的人民币,主币是“元”,辅币是“角、分”,采用十进位制。
    (2)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法国的“法郎”等。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比较

    区别:
    (1)含义及实质不同 从含义上看: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2)形成的原因不同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过多或纸币的流通速度过快而造成的。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3)结果不同:通货膨胀使物价高涨,人民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人民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由于物价普遍下降暂时可以使消费者得到一定的实惠,但从长远看,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徘徊状态,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解决方法不同:要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施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联系:
    (1)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2)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