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山身世的传说

 吾乡吾土 2021-03-10

美丽南胜欢迎您

 
    塔山老照片的出现,让许多南胜人确切地知道,塔山原来真的有一座塔,而且高大精致!那么,许多疑问随之而来:那座塔建于什么时候?后来塔哪里去了?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是天灾或是人为?


    其实,对于塔山的身世,小编一直在多方探索,但没能找到史料记载,唯一的途径就是拜访民间的一些长者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的长者对于塔也知之甚少,没几个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且所说的内容多有出入,因此,在没有理清头绪之前一直不敢动笔,只能继续拜访更多的长者,收集更多的资料。

    经过一年多的收集、整理,对塔山的身世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虽然多是传说,但也具有一定的史实,今小编把它整理成文,仅供大家作为茶余饭后之谈资。如有不妥之处,恳望批评指出,以期完善。

    话说,元朝时,南胜设县,但由于坂仔的李志甫起义,杀害了县令,后县治迁移,南胜只设分府。当时,南胜民风淳朴,在南胜分府任职的官员也过得很滋润,捞了不少的黄金白银,但就是身体总不顺当,钱财守不住,为此官员请来有名的监州(地理仙)到南胜查看地理。

   监州在对南胜地理一番考察后,告诉官员:南胜的龟仔山和鲤鱼岭是活地,它们会移动,只有作法把它们镇住,才可以扭转风水。官员一听觉得有理,便请教监州如何镇住它们。监州示意:鲤鱼戳箭,龟钉钉。于是,官员按监州授意在鲤鱼岭靠溪边处,以两大石板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作箭样直对鲤鱼岭的“鱼头”,把鲤鱼射死;在龟仔山的山顶建一座石塔作钉,把龟钉死,这样龟鲤活地便被镇住了。自此,南胜龟仔山有了石塔,人们把龟仔山易名为:塔山。

  后来,一个霞寨的私塾先生到法华坎下楼教书,他懂地理风水,看中了坎下楼私塾旁的一块地,此处远望不仅正对着塔山上的塔,塔尖似笔尖,且对着自己的家乡霞寨,能得此风水宝地霞寨必人才辈出,飞黄腾达,于是私塾先生不惜设计殒命图得此地,长眠于此。此后,该地方被后人称为:霞寨墓。(有关霞寨墓的传说请看公众号里之前的文章)

   说来也怪,在私塾先生落葬法华坎下楼那宝地若干年后,霞寨屡出人才,许多达官贵人都出身霞寨。这时候,南胜民间议论纷纭:南胜龟仔山造塔没给南胜带来好处,倒让霞寨人沾光了,那塔尖成就了霞寨人“笔尾尖”。于是南胜有了一个说法:南胜造塔呼霞寨干光景。自此,一向被人敬仰的塔山石塔似乎一下子变成了人们的眼中钉,巴不得它倒掉。但说归说,并没有人去破坏石塔,石塔在岁月的风雨中屹立了几百年,也在人们的风言风语中存在了几百年。

  到了民国时期,不知哪个南胜的地方官员派手下把塔山的石塔塔尖一层给敲掉了,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把它的锐气破坏。塔尖被毁,人们对于“南胜造塔呼霞寨人干光景”这句话更上心了,于是便有人提出顺便把石塔拆了,但如果平白无故地拆毁,这似乎有悖历史的事,总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后来,南胜圩的水面桥因水毁需重新搭建,这下有人提出可以把塔山的石塔拆了,取那些石头作为桥的桥墩,这提法似乎正中了许多人的下怀,于是人们在征得修桥主事的同意下,前往塔山把那座历经几百年沧桑,躲过了许多天灾,却躲不过人祸的石塔给拆了,石塔怎么也想不到,当初是人们费尽千辛万苦才把它修建起来,到最后又是人们费尽心力地把它给毁掉了······

  石塔上拆下来地石料被人们搬到了溪道,砌成了桥墩,来往两岸地人们从它们身上跨过······后来啊,不知再经历过几次洪水,那些石头就不知哪里去了·······

塔山石塔,终是成为装点历史风景的匆匆过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