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肝脏有问题,胆也会出现问题?

 肝脏健康资讯 2021-03-10

 “肝胆相照”这个成语,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虽然字面上写的是肝和胆,但其实主要是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能同甘苦,共患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是一个褒义词。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肝和胆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怎样的一对“好朋友”。从解剖学来看,胆囊的位置处于肝脏右叶的胆囊窝内。肝病患者在做检查时,不仅仅是要检测一下肝的情况,胆囊的情况也需要一并查看,自然肝胆不分家,肝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影响到胆囊健康。

  中医认为,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胆主疏降,生理关系非常密切。胆汁的正常排泄需要依靠肝脏的疏泄功能,当肝功能异常时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当然了,如果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脏的疏泄。

  从它们各自的功能来看,胆囊是肝脏的得力助手,可以辅助肝脏进行代谢。比如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我们进食时胆汁流入肠道,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所以肝功能异常时,医生会嘱咐患者要少吃油腻的、高脂肪的食物,才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而肝病患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肝病患者胆汁分泌减少时,会促使胆固醇和游离胆红素在胆汁中沉淀,进而导致胆结石的形成。因此,有肝病的患者更容易患上胆结石。另一方面,胆结石、胆道蛔虫或肿瘤,也会使细菌“逆流而上”,引起肝脏乃至全身的感染。

  肝脏与胆囊确实是一对“荣辱与共”的器官,也就是我们上边所说的“肝胆相照”。

  还有患者会开玩笑问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胆囊的大小会影响人的胆子大或小吗?如果患者的胆囊被切除,人的胆子会不会变小?

  这个其实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我们都知道,胆囊也属于消化系统,主要的作用就是浓缩和储存胆汁,只有核桃那么大小,外形呈梨状,容量大约在30—50毫升。

  当机体摄入脂肪性食物时,胆囊壁就会收缩,胆汁会从胆囊和胆总管排出,然后到十二指肠,协助消化掉脂肪。胆囊壁的内层黏膜可以吸收水分和分泌粘液,使胆汁浓缩,更有利于存储。

  李亚磊表示:如果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的话,胆囊和胆量也并非一个概念。中医里讲肝胆是处于人体中焦的器官,胆肝互为表里,肝的疏泄会影响到胆的疏泄,胆若不正常也会影响到肝脏健康,影响肝气。而肝气的变化是可以影响到人的情绪的,像那些肝火旺的人情绪就比较易怒,脾气也比较大。

  所以“肝胆相照”,我们在保肝护肝的同时,也要注意胆囊的健康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