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乡野小村夫 2021-03-1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心也非 常强,部分学生的书写仍旧比较潦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要改进,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 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信心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 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 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 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 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 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 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