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丨题目做不出来有什么可怕的

 月方客厅 2021-03-10

文丨月方

高考语文考过第二天,爆出这样的新闻:《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太难作者被人肉 作者:我也不会》。阅读理解来自浙江语文试卷,所选文章是刊登在《青年文摘》上的文章《一种美味》,作者是巩高峰。

据说巩高峰被人肉出来,好多网民纷纷表示要“提刀去见”。

面对考生对文章结尾“诡异的光是个什么鬼”的疑问,巩高峰回应称:“我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啊。”

“大家别再催我了,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哈哈,想想也是蛮搞笑。好像不止他一个,许多大家也曾纷纷表示做不出自己文章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

我的小文《手艺人》也被出过阅读理解,当时好友转给我看,我看了下题目,出得很好,是想把考生往真善美方面引;后面对文字进行细致分析,也恰恰是一个学写作者需要进行的思索。

出考卷就应该这样吧:教育+教化。而不是刁难。只是好友又转来他儿子的一句话:“请转告月方阿姨以后写文章简单点,不要为难我们考生。”【此处表情为哭出眼泪】

索性公布一下答案(万一有启发呢):

2,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裁缝店的简陋,与女裁缝的高超技艺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了她一身尊严的形象。
3  高超的记忆  低廉的价格  认真,热情,尊重他人。
4 划线句子通过”拧“”“修”“上蜡”“检查”一系列连续动词的运用,将修拉链师傅认真的态度以及高超的技艺呈现出来,如一副画卷般既简朴又富有感染力。

【欲读原文,请点击:月方丨手艺人

好,插曲完毕,谈谈语文。

语文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有没有懂得他的意思”,“你的理解是什么”……阅读的时候就该这么问。

我认为写作和阅读是一个共同完成的过程,有时候并没有标准答案,这样理解也行,那样理解也对,把林黛玉想成时髦女郎也没什么不可,把武松想成现在的陪练教练也不能算出错,电视剧里造型师创造出的黛玉、武松形象也是创新、大家也都接受……

因为可以多重理解,我们的文学才多彩,才不单调。

笔试检测,却又需要一个相对规矩的答案,尽量客观,批卷老师才有衡量尺,如果全凭主观判断,似乎也难以实现公平。

都是对的。对吧?

但是,如果陷在这样的考试里,并视为终身行事的准则,那么,我们很容易形成“考试综合征”:不敢说出新的东西,因为出新和出错往往挂钩。

在旧有的框框里循规蹈矩,越出那种无形的边界就战战兢兢。

这样的人生,如何出彩?

不想出错就不会有创新。

我们的孩子如何能如我们期望的那样“出人头地”?

我常常在想,如果莫言大学毕业,会不会写不出那样魔幻的超现实的小说?

所以,当一篇阅读理解被揪出来,当从考场里走出来,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后面的路还都很长!

高考首先是一场全民祝福。

其次变成全民讨论。

再次变成全民期待。

有时候像一锅粥有时候像一锅饭有时候像一锅端。

什么毛坦厂,刷题娃,多少支用空的笔芯。被推崇的英雄都让人细思极恐。

想想我们推崇的东西也许是错的,怎么不惊出一身汗呢?

热闹过后,心却还是要存一份冷静。

这分冷静就是:社会发展,最受欢迎的是谁?

是初中毕业却爱思考勤笔耕的范雨素那样的,是Papi酱那样的,逻辑思维那样的,是咪蒙那样的……

不见得他们的人生就值得效仿,但是他们都是会将阅读理解读成非标准答案的人。

题目做不出来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的孩子一辈子都认为自己是个错。

END

 

月方客厅

一个鞭策父母的公众号

世上有三种鸟:

一种先飞的

一种不飞的

一种叫下一代使劲飞的

这里的,当然都是准备先飞的!

月方个人微信:yczxzyf

 

月方个人微信二维码 (上图)

您还可以逛逛月方客厅的微店

冰琢牛仔裤

夏天清凉风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