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张建新的三首诗

 尔康读诗会 2021-03-10

15

年年有余

赏析张建新的三首诗

张建新的诗,观察细致,感受独特,叙述平实,技法浑厚,值得读者朋友们细心品读。

文/尔康



诗人简介

张建新,安徽望江人。1973年生于父母支边之地新疆,数月后即随母亲返回家乡。9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作品见国内外各诗刊杂志及各种诗选、年选,著有诗集《生于虚构》《雨的安慰》,《赶路诗刊》编委。曾获第六届“张坚诗歌奖”、御鼎诗歌奖、《安徽文学》2016年度期刊文学奖诗歌类一等奖等。


尔康读诗

暮晚

/张建新

和早晨相比,我更喜欢暮晚,

光线不再炽烈,顶楼的鸟雀

从藤蔓里现身,目光柔和

不再仓促,轻垂藤蔓的怜意,

负气摔门而出的人可以披暮色

归来,亲人会为他默默

掩上身后的门,那些

纷飞的尘土如波浪里的鱼鳞

闪了一闪就沉入了水底,

这是最真实的时刻,也是善

消融刀俎收藏兵刃的时分,

你握着乌云的手,一道

黯淡的伤疤也是无名的喜悦。

说到黄昏,我不禁想起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五言绝句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是唐代诗人的游览胜地,位于长安城以南,由于地势最高,能够俯瞰整座长安城。当时,李商隐心情抑郁,便在傍晚时分独自驱车前往乐游原游玩。虽然夕阳下的景色无比美好,可是仍未纾解李商隐内心的苦闷。诗的结尾暗示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

与李商隐的《乐游原》相比,张建新的《暮晚》诗意更饱满,场景更细致,感受更独特,心境更平和。这首诗呈现出诗人细致的观察,比如顶楼的鸟雀懂得藤蔓的怜意;摔门而出的人披着暮色归来;亲人默默为回归的人掩上家门。同时,这首诗还呈现出诗人诗意的感受,比如生活矛盾的激化犹如尘土纷飞;事态平息犹如波浪里的鱼鳞沉入水底;消融刀俎收藏兵刃的善意显现于黄昏时分;乌云般暗淡的伤疤也是莫可名状的喜悦。在这些语象的排列组合下,整首诗形成了一个充满善意和包容的磁场,让读者十分形象地感受诗人平和安宁的心境。如果说读诗有助于读者开悟的话,我想这首《暮晚》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秋风辞

/张建新

落叶是秋天的遗物,我也是,

情人坝上晚风吹走情人,留下堤坝

回首让人衰老,人行道上

飞奔的自行车被一张缓慢的轮椅取代,

面对满池荷花徒手而立,莲蓬错过

最佳采摘时期,垂下腐烂光阴

地平线以上,秋风横行,不宜划船,

密集的铁锈堆积起来,这情欲的碎屑

曾让我们彻夜长谈又难以为继

月光照亮告别,在青山与浅水中搁浅,

上帝在回收他施予的雨露,

仿佛对获赠者的无法匹配发泄愤怒

覆青的少年吹着口哨从身边跑过,

留给我们一个模糊但豁亮的边缘

写秋的诗数不胜数。诗人面对的问题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深度决定诗歌文本的内核,语言仅是呈现外在现象和心理映象的形式。换句话说,内核是骨架,语言是血肉。

与情景交融的技法相比,张建新极力克制情感,着重白描场景。《秋风辞》共有五节,每一节都是一个独立场景,对应心理映象。第一节,落叶是个引子,引出晚风中的情人坝,寓意指向物是人非。第二节,飞奔的自行车,缓慢的轮椅,满池的荷花,低垂的莲蓬,采用特写镜头的方式突显青春的飞逝,寓意指向岁月蹉跎。第三节,视角从密集的游船聚焦到堆积的铁锈,通过比喻跳跃到碎屑般的情欲,寓意指向浪漫与现实的冲突。第四节,月亮在人间搁浅,人到中年不配享有上帝的恩惠,寓意指向生命个体的加速衰老。第五节,目光聚集在青春活泼的少年身上,意识到心理世界模糊但豁亮的边缘,寓意指向豁达释怀的心境。张建新运用平实的表述抵达秋的本质,一边回首往事,一边深度思索,没有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倾向,而是引导读者进入诸多场景细细品味人生韵味。

雪不能覆盖一切

/张建新

从小饭店吃完晚饭和儿子踏雪回家

街道旷野一样安静,车辆和行人极少

雪夜,道路显得比平时更宽阔

我们踩着结冰路面小心翼翼地行走

我一边听着脚下喀喀喀的声音

一边听你兴奋地说着校园趣事

两种述说交替着从冰面滑向远方

和我们滞缓的脚步相比它们如鱼得水

人行道上小树每片叶子都被冰包裹

栖息在上面的鸟儿也不知踪影

它们可能还有另一处更为隐秘的居所

没有被这个世界所覆盖

我们如何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并呈现诗意?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实用的方法。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绝妙的修辞,没有晦涩的象征,张建新用唠家常的方式表达出一种外冷内热的生命感悟。这种近似口语的表述特别接地气,特别适合当时的场景。在宽阔的街道,在安静的雪夜,父子二人踏雪回家的喀喀声是一种述说,儿子兴奋说着校园趣事是另一种述说,这两种述说被想象成两个滑冰者在冰面上艺术般的交替滑行,瞬间带来一种令人意外的美感,对结冰的路面和滞缓的脚步构成心理上的冲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身体的寒冷和腿脚的不便。这两种述说从冰面上滑向远方,如鱼得水,不仅暗示父子回家心切,更表明这种乐观的心态更适合在冰面上前行。人行道上小树的每片叶子都被冰雪覆盖,导致树上的鸟儿已不知踪影,可是鸟儿还有另一处更为隐秘的居所。毫无疑问,这个隐秘的居所就是温暖的家,未被雪覆盖,也无法被雪覆盖。结合两种述说来看,这个隐秘的居所就是乐观的心态,就是诗意的栖息地,就是享受当下的姿态。

这首诗浑然天成,沁人心脾,从生活场景引发诗兴,经过细致的觉察和敏锐的感悟,最后回到家的温暖。这首诗既有父亲对儿子的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爱。这两种爱是两种述说的根源,在冰天雪地里交替滑行,形成一幅爱在人间的温暖画面。


尔康评论

诗人张建新低调、内敛、宽厚、谦和,这些宝贵的品质有力提升了他的诗歌质感和美感。关于自己诗歌的解读,他的观点具有包容性。他说:“我不自评,诗写出来就不是我的了,是大家的,任意读就好。斜枝旁逸,也是诗的意趣之一。有时候,误读之美会丰富诗。”当然,误读是要有依据的,应是诗之本意在广度、深度或厚度等三方面的延伸,否则毫无意义。张建新的诗作质量稳定,源于细致的观察、深入的体悟、厚实的真诚和严格的自律。在当今泥沙俱下的网络诗歌时代,他是一位值得读者厚爱和品味的诗人。


温馨提示

谢谢您抽空认真阅读,欢迎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