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妈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借我的30万该还了”,婆婆:我没借过钱

 东林夕亭 2021-03-10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导要“懂事”,这会在无形中让很多人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定势:只有做个懂事的人,才能安身立命,不懂事就是大错特错。

而事实上,这样的观念很不合理,不能说它不对,只能说它太片面。

做个懂事的人,当然不是坏事,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应该懂事,什么叫懂事,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东西,这些情况应该说清楚,不能只是要求懂事而不分析具体情况,否则很容易作茧自缚,很容易因为盲目懂事而走弯路。

就像朋友小梅所说:“其他人是因为不懂事而闹出了婆媳矛盾,而我,是因为太懂事而闹出了婆媳矛盾,这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我本以为我做个懂事的儿媳,尊重婆婆就能换来婆婆的尊重,结果倒好,小叔子买房需要用钱的时候,我大方伸出援手,等到我娘家需要用钱的时候,婆婆却一毛不拔,真的太让我寒心!”

02

小梅说她虽然在结婚前也听说过有人被婆婆算计,但感觉她老公阿乐那么好,婆家人看来也不错,就觉得别人经历的那些不开心的事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基于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当婆婆要给小叔子买婚房时,问她借钱时,她很大方地把手里仅有的30万都给了婆婆,觉得反正自己暂时用不到,觉得反正婆婆又不是坏人,等到以后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问她要钱她肯定不会不给。

如果事情的走向真的跟她预想得一样,当然是好事,她不仅会感觉婚姻幸福,而且会跟婆家人处好关系。问题是,事情的走向跟她预想得完全不一致。

在她娘家母亲生病住院急需用钱时,她和阿乐手里的钱加起来也不够支援的,于是她就跑去问婆婆要钱了:“我妈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借我的30万该还了,没有那么多钱也不要紧,只要够我娘家应急就好!

她本以为婆婆会急人所急,本以为婆婆会爽快把钱给她,可婆婆的回应却是:“什么钱?我没借过钱!你娘家需要用钱,跟我有什么关系?”

小梅忍着内心的不快提醒她:“之前小叔子买房的时候,你从我这里拿走了30万,你难道忘了吗?”

婆婆“哦”了一声,然后不痛不痒地说:“钱是你自愿给我的,不是我借的,虽然当时我去找你了,但又没要求你必须把钱给我,也没说借,所以你没理由让我还钱!

小梅急着用钱,没时间跟她扯皮,就问她:“那个事以后再说,现在就当是我问你借钱也不行吗?”

婆婆拒绝了她,说不借,说担心有借无还:“我的钱是留给我自己养老用的,你忍心夺走吗?”

婆婆此言一出,气得小梅当场决定离婚分财产,多亏小叔子夫妇及时出面把钱给她了,否则她和阿乐必然会离婚。

即便是小叔子把钱给她了,她跟婆婆的关系也没有因此得到缓和,那之后,她只跟阿乐和小叔子夫妇接触,再也没跟婆婆说过一句话。

她说她以后不能再盲目懂事了:“如果我当初不那么懂事,不把钱借出去,或者不借出去那么多钱,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事了。可惜没如果,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我懒得追究,我只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个不那么懂事的人,免得再次遭人算计!”

03

懂事,简单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对待自己,另一方面是如何对待别人。

对待自己的时候,对自己负责,爱自己,懂得经营自己,提升自己,懂得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生活,懂得去爱值得自己去爱的人,才算懂事,不做这些事就算不上懂事。

对待别人的时候,懂得尊重,懂得在乎别人的感受,知恩图报,不损人利己,才算懂事,反之则是不懂事

结合这两点去看,小梅的婆婆就是太不懂事的人,她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儿媳也没有尊重,这样肯定会对自己不利。

小梅虽然懂事,但是太懂事了,就显得有些盲目:她所理解的懂事更侧重于对待别人的时候懂事,因此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麻烦事,才会因为那么多麻烦事让自己很不舒服。

之后的她,确实应该像她说得一样,要做个“不懂事”的人,不该只顾着盲目对别人好,在对别人好的同时,也要考虑是否值得,是否对自己不利,把自己的得失利弊放在第一位,才是真的懂事,才会有好福气。其他人也应该以她为参照,在表达懂事的时候,平衡好“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的比例,确保不失衡,才不会出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