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位重磅“火星专家”,带你走近火星,走向星辰大海

 造就Talk 2021-03-10

在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中,主人公成功地在火星中种出了一片土豆以维系自己的生命。这一图景一直是人类憧憬的未来——将火星改造成人类宜居的第二个地球。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成为“跨行星物种”,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说。他甚至认为本世纪末之前,我们将会把一百万人送到火星上生活。

去年7月发射的阿联酋希望号,我国的天问一号和美国的毅力号都在近日返回了第一批成果。

2月9日,希望号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率先抵达火星。作为轨道探测器,它后续没有登陆任务。

“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示意图

图源:阿联酋航天局

在环绕火星运行约75天后,希望号将正式开启科学探测,任务时长至少一个火星年,约合687天,对火星的大气和气候展开详细研究。

2月24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并将在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火星任务探测器模拟图

图源:探测器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将对预选着陆区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3月4日,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被发布,包括2幅全色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全色图像的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彩色图像画面中则是火星北极区域。

火星表面彩色图像

火星表面全色图像

“毅力号”也于2月18日成功登陆火星,自着陆以来总计传回了约7000张图像。其中包括火星表面全色照片,天空起重机拍摄的毅力号俯视视角照片等……

毅力号火星降落示意图

图源:NASA

当地时间3月4日,“毅力号”火星车首次实现火星行走,历时33分钟移动6.5米。

图源:NASA/JPL-CALTECH

这是“毅力号”的移动性测试,当它正式执行科学任务后,将可以行进200米或更远的距离。短短的距离,对于寻找火星生命的任务来说,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成果都带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这颗红色星球,宇宙新大陆的面貌正在我们眼前变得越来越清晰。

今天,造就想推荐三位重磅“火星专家”,他们每个人都在火星、航空领域浸淫多年,是火星、移民、太空探险、设备建造等问题的最佳解读者。

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位“火星专家”。

01

何志平:为了了解火星环境,我们

决定在火星表面“针灸”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何志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他长期从事空间光电技术与系统研究,聚焦面向月球与深空探测应用的光谱及其成像技术,以及空间主被动复合光学系统技术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例如“嫦娥三号红外成像光谱仪”。

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重点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焦平面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探测火星?除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责任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至所未至,知所未知’的好奇心使然。当人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保障的时候,总是希望去未知的地方看一看。”

“天问一号”上配置了13台有效载荷,其中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以及轨道器上的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就出自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有效载荷相当于火星探测器的眼睛、耳朵,可以从不同方面探测火星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环境、地质活动,以及气候条件等。

我们将在火星上做什么研究?

哪些载荷解决了当下的关键科研难题?

我们能在火星上种土豆么?

我们可以把什么带上火星?

如果你想问类似的问题,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安排直播连线何志平。不要忘记哦!

图源:NASA/JPL-CALTECH

02

贾阳:SOS!!!我们的火星奥运会

即将流产,请求支援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贾阳,嫦娥三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航天器系统设计、系统验证工作,以及任务规划、遥操作、热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因为涉密的原因,贾阳不能谈论太多技术话题,但是他在造就的舞台上给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脑洞:假如我们在火星上开奥运会,我们还缺什么?奥运会要怎么开?火星奥运会有哪些项目?

这个看似非常无厘头的话题,实际上,是在展示他对火星的深入了解程度,以及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为我们描绘未来的火星移民生活。

在他的设想中,火星上的人类可以把火星土壤高温熔化,再用3D打印的方式实现建筑构造,建筑构件材质类似于玻璃,便于采光,实现气密,建成各式各样的玻璃城堡,运动员就住在这样的玻璃城堡中。(演讲传送门:《SOS!!!我们的火星奥运会即将流产,请求支援》)

光能作为火星最主要的初始能源形式,玻璃城堡透过可见光,抑制红外线射出,最大程度实现保温。

你想问他什么问题?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为你安排直播连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

03

苟利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

是暗淡的,不会飞行的人类是没有希望的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主编。

他说:“人类必须要学会摆脱地球的引力,只有会飞的人类才会有未来。”

他曾主持过“天鹅座黑洞X-1极速自旋的确认”、“黑洞自旋的研究”等国家项目,参与“探索黑洞等致密天体的基本性质:X射线能谱研究”、“致密天体观测研究”等研究项目。

闲暇时间,他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出发点,结合天文发现热点撰写了多篇科普作品,其中引力波获得中国科协“典赞·2016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奖项,文章总阅读量在第一个星期内达到了将近2000万次。

苟利军指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至少两万亿颗星系,每一个星系又至少包含了千亿个恒星。宇宙中的恒星之多,比地球上所有沙粒加起来还要多十万倍,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

而火星因其位置、环境与地球相似,成为了人类向往已久的“第二地球”。

你想问他问题么?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安排直播连线苟利军,你可以与他一起讨论黑洞,探讨火星,思考人类的未来,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一直以来,造就持续关注着太空探索、航天科技领域的人与事,也希望透过对这些领域的持续关注,让所有读者意识到:

即使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依然有无数人在在追寻人类两大终极命题的时候,也在为所有人准备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目前,造就计划邀请大家最喜欢的太空探索、航天科技领域的嘉宾,来为大家做线上直播分享。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发言,pick你最喜欢的嘉宾。

编辑&版面 | 小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