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成购物主力,比男性更爱买买买:该现象揭露婚姻的扎心相

 乔子伊 2021-03-11
女性成购物主力,比男性更爱买买买:该现象揭露婚姻的扎心相

01

现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早已变得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的节日就是纯粹的节日,而现在都快可以改为消费节了,情人节,三八,双十一,国庆,中秋,五一,几乎每一个节日都可以作为商家卖货的噱头,打着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吸引人们下单。

大家谈起节日来,讨论最多的是你打算买啥啊,购物车满了吗,有什么好东西推荐吗,可以跟我一起凑单吗,有人为了拿到最大优惠,熬夜等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有人甚至为此通宵。

更夸张的是有一年双十一,天猫因为下单的用户太多,网站数次崩溃,无法购买。而这些疯了一样买买买的主力军,以女生为主。

也就是说,那些熬夜下单的,每天在各个商家来回比价的,对比哪家更优惠的,大多都是女性,鲜少有男性。

前段时间,京东公布了一组2020年调查的消费数据,数据分别对比了男女性在家庭型消费和悦己型消费的比例,我可以看到在家庭型消费上,男性只有38%,而女性有49%之多。

调查得出结论——“无论从消费金额,还是消费占比的TGL指数来看,女性绝对是'家庭消费’的主力。”

她们消费金额排行前十的品类分别是,家用电器,电脑办公,手机通讯,母婴,食品饮料,美妆护肤,医疗保健,生鲜,服饰内衣,数码。

该数据打破了过去人们对女性热衷买买买的刻板印象,从前大家普遍认为女性在消费上太盲目,总喜欢买衣服包包口红等,但事实上,对于那些已经成家的女性来说,这些东西并非她们优先的购物选择。

女性成购物主力,比男性更爱买买买:该现象揭露婚姻的扎心相

02

一直以来,人们因为女性在购物上花销较多而忍受外界各种不太友好的评价,可事实上,这些都是对她们的误解。

大家还记得过年前河北疫情忽然爆发的那段时间,有一对确诊的年轻夫妻被热议,年轻妈妈14天时间跑了30多家公共场所,而她出入这些场所,几乎都是去购物,买早餐,买菜,购买家里的生活用品,去文具店给孩子买文具,买孕婴产品等。

而她老公在这段时间里的行程特别固定,每天在家和附近的网咖之间来回。如果光是看她去购物了,或许很多人会指责她,可要是去分析她这些时间里购买的东西,又能看到一个家庭妇女的心酸。

把这件事跟这个数据表放在一起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是家庭物品购买的主力军,沐浴露用完了,女性去超市买,洗手液用完了,女性去买,冰箱里的菜吃完了,女性去买,油和米没了,还是女性去买,家里需要的所有日常消费品,都由女性来安排打理。

当然并不是说全部都如此,只是说大部分都这样,甚至还有人夸张到家里的油壶倒了都不会扶起来,临时让下楼买个酱油都不愿意。

我有个姐妹嫁的男人就是这样的,婚前他表现得还行,并未看出如此懒,可是婚后就变了,他一次都未曾陪着她逛超市,家里什么东西用完了都是她一个人去买,每次想让他陪着去,总会有各种理由和借口。

后来随着网购发达之后,生活需要的这些物品都能在天猫超市下单,第二天到家,才将她从这些琐碎的购物中解脱出来。虽然看起来好像更省事了,但实际上还是需要她去操心。

女性成购物主力,比男性更爱买买买:该现象揭露婚姻的扎心相

03

这些数据揭露了一个十分扎心的婚姻真相,在婚姻中,男人几乎很少管家里的事情,都是女人在操心。

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造就了男女之间的差异,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合作模式,后来随着女性接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女人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就慢慢变成了男主外,女主内外。

也就是说,男人依然跟过去那样,只管自己工作赚钱的事情,回到家里就什么都不管了。而女人既要在外面工作赚钱,同时回到家里还要收拾,掌管家里的大小事务,大到孩子上学的问题,小到购买沐浴露。

家里的事情,最终变成了女人一个人的事情。

当然,这也不是全部的现象,也还是会有一部分男性比较有家庭责任感,他们会负责日常用品的采买,但这样的人始终还是少数。

更多的是像我朋友的老公那样,家里什么事都不管,理所当然地坐享其成,享受自己老婆劳动带来的“幸福生活”。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出现了我们看到的,女性成为消费主力这一现象。

因为家居生活需要购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家电,日常用品,这些东西或许不是很贵,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也会是巨大的消费。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如果买一次两次当然是小事,但事实上长期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去购买,也是一件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数据扎心,其背后揭露的婚姻真相也扎心,让我们看到大部分婚姻真实的样子,那些外人看起来幸福的婚姻,可能都是女人在默默支撑。

end

文中插图 |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