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摊到国际大品牌, 他只用了三天!

 留美学子 2021-03-11


留美学子】第2135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这是一个营销鬼才的故事。

他叫乌巴,仅用六个月将一家不存在的餐厅,营销成伦敦排行榜第一的网红餐厅。

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让他捣鼓捣鼓,就成真的,而且把客人骗得心服口服,即使食物都是速冻食品,即使周边处于简陋不堪的环境。

乌巴的设计包括把客人的眼睛蒙上,由服务生神神秘秘的带进餐厅,其实就是从前街走到后院,路过一堆垃圾桶。反正客人看不见,而且因为不知晓真实,客人们还觉得新奇。

然后,客人们带入后院临时的室外餐厅,头昏脑胀时被安排在餐桌前就坐。


又是篝火又是音乐,然后被簇拥在许多服务周到、笑容温情满满、看上去极其专业的服务生中 ..... 

总之,

客人们就是喜欢这个氛围,

就是觉得烹饪佳肴一流,

就是感觉不来这里吃饭都亏了

...... 

这么奇葩荒唐的事情既然都有可能实现,还有什么事不可能?

乌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疯狂想法。

三天之内,让一个地摊品牌牛仔裤参加国际时装周


什么?他根本没有品牌、没有产品、没有经验,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在痴人做梦!不是吗?

如何起步?

首先他盯上了一个地摊上的一个山寨牛仔裤。

看看这个商标? 乔治帕瓦尼! 这个名字跟乔治阿玛尼像兄弟俩吧。

着就是节奏,一下子乌巴就蹭到乔治阿玛尼的热度上来了!

乌巴上网搜索乔治帕瓦尼这个人,但是一无所获,也许这个人并不存在。就这样,他毅然决然的把自己伪装成乔治帕瓦尼,混入最权威的巴黎时装周。

STEP1 第一步

老规矩:注册品牌网站,PS时装照片,加上大大的品牌 logo。

STEP2 第二步

印刷高级名片。

STEP3 第三步

前往巴黎时装周,什么? 乌巴根本从来没来过巴黎。

到了时装周盛会,乌巴竟然不知晓大门在哪里? 所以呢?他这个冒牌混入几个奇装异服的潮人中套话,才找到了大门的影子。

终于走到门口,却被保安拦下,因为他没有门票,更不要提什么邀请函了。

WoW,还要这些啊? 这不坑人吗?大概其他人都会尴尬的逃离现场了。

乌巴这个家伙,故做淡定,大大方方的掏出自己的名片,自信的递过去。WoW,又是一个时尚大师的真正做派,这样云淡风轻、这样潇洒自如,谁不服啊?

来了这么一个大牌,竟然被无理忽视? 这还得了,结果如何? 主办方负责人被惊吓到,匆匆出来向乌巴道歉。

就这样,乌巴理所当然的被赐予门票。

进场了,就是乌巴的舞台了。

会场里,他给在场的嘉宾分发名片,介绍品牌,依靠自己的伶牙俐齿和各路名模搭讪,他竟然如同大牌大咖,老练的打入时尚圈内部。

活动结束时,奇葩的一切才开始。

他收到一位大时尚博主的邀请,参加会后派对。

这是无数潮流人士梦寐以求的活动,参与的人都是时尚界大佬,超模,时尚品牌负责人,可谓群星荟萃。

这次乌巴又甩众人了。

他成功说服意大利男模,穿上了乔治帕瓦尼的地摊牛仔裤。

这位男模太配合了,竟然声称,这条牛仔裤充满了朴实的民粹主义。

接着,有时尚博主穿着地摊牛仔裤直播,宣扬它前卫的品牌理念。逐渐的,各路穿搭博主、超模争相和乌巴合照。

对的,没有搞错,不久前乌巴连进门票都没有,转眼间,他成了时尚圈的巨星。

最后,乔治帕瓦尼从一个地摊品牌一跃成为时尚界新晋潮牌,各种秀场和展览的邀请填满了乌巴的邮箱。

这次从乌鸦蜕变成凤凰,乌巴只用了三天时间。

故事还没有结束。

这个营销鬼才的英雄事迹被全球媒体疯狂报道。

他不得不接受各种记者的采访,有时候一天连续采访20个小时,他开始厌倦,但是,这位奇才的他,奇葩又开始了。

他找来一群人假扮自己,全部穿着相同的衣服,同样的头发,但是身高体形大不相同,甚至还有一各女性。

他让这些假乌巴代替自己接受采访。看看是否有人看穿他的谎言。

帅气版乌巴接受BBC,印度电视台采访智慧版乌巴代替他参加高知活动,

乌巴的弟弟参加澳大利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而这个节目,真的乌巴曾经上过一次,结果他们统统没有被发现。

乌巴又一次嘲弄了所有人。

他开始陷入沉思,人们好像失去了辨别能力,习惯性的盲从,又或许,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变得并不重要,而信息与被接收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否相符更为重要。

人们只看他们愿意看到的,只听他们想听的。

这个鬼才的故事让笔者想联想到另外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

爱恩斯坦无人不知,当世界放弃儿子时,母亲对他坚信不疑。

爱因斯坦从小愚笨,连家里的佣人都嫌弃这个傻傻的男孩。

而爱因斯坦的妈妈学识丰富、钢琴弹得出色。当她演奏钢琴时,爱恩斯坦会跟着节奏和旋律,感受到何谓喜悦、何谓忧伤,所以,母亲坚定的认为:“儿子能听懂音乐!懂音乐的孩子怎么能是傻子呢?”

为了提高儿子的智力,母亲没有急着去给儿子恶补知识,而是先让他学习拉小提琴,儿子是那样投入,上小学前就能演奏复杂的曲子。

其实爱恩斯坦3岁才会说话,动手能力奇差无比。初中里又偏科,不合群,受到同学老师歧视;高中没读完就被退学, 后来参加高考,有2门不及格,凡是需要记忆的课程,他都考得不好。

即使后来考上了师范类专业(教育系,专门培养物理、数学教师)后,他毕业后持续失业,穷困潦倒。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爱恩斯坦并非大器晚成,而是他在26岁就功成名就了。后来许多介绍中会有讲述爱恩斯坦母亲,面对一个早期被世界否定的儿子,坚信自己孩子是天才,其实笔者本人觉得这样的描述,并非真实。

然而,爱恩斯坦的母亲确实成就了这个天才儿子,原因有两个:

其一:

她对儿子的爱是无条件,允许这个不合群、只爱静静独自钻研的孩子,自己去捣鼓他自己的爱好。

其二:

她本人也是非常睿智的母亲,从教授儿子进步的辅导方法上、以及自己具备的音乐、艺术和学识能力上,都在儿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全力以赴的支持和协助,以至于没有让这个大天才,过早被社会里、校园中恶性的淘汰竞争教育和无情的打击而被毁灭。

故事二 

80年代早期留学群体里,出现一批父母仅仅初中高中毕业的留学生学霸群体,尽管他们父母知识水平不高,但是他们的孩子竟然这么优秀,为什么。

笔者不时询问他们缘由。也许正因为他们父母懂得不多,所以他们从来不在学业上对孩子挑三拣四,更不要说去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在父母眼里,孩子能读书,还能通过考试,只要他们努力,他们就是最棒的。

前排左二 1986年留学时代的本文作者 陈屹视线

父母对儿女们这份坚信,更给孩子巨大鼓励。久而久之,永不言弃的孩子们反而超越了很多来自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们。

而与第二个故事的相反的是,一个朋友的孩子,可谓校园中的学霸,上了名校,但是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就业也不如意的专业。后来父母问孩子,你数学那么好,大学的数学专业又如此顶尖,为何你不选择数学专业呢? 

儿子听了很惊讶,因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父母竟然认为他的数学好。 

是的,他父母都是名校数学博士生,在这样天才父母的光环和高压下长大,他数学的天赋一直被压抑着,在父母眼中,儿子总是那样不完美不尽如人意,久而久之,他也接受自己数学不够优秀的事实。尽管他的数学成绩在高中一直是最好的。

到了大学与同样学霸的校友们一起学习,他更没有自信。为了逃避失败,他选择了一个与自己兴趣不搭界的专业,这也成为一家人的遗憾。

放榜季: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春季来临,3月正是美国各所名校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季节。

对于录取率在一位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也许90%以上的申请人要与梦校失之交臂。所以真实的现状是,除了被名校录取的1000-2000个本科学生,大概还有8000个或更多的申请人没能被录取,但同样优秀。 

所以,没有被录取的申请人,绝非不优秀,甚至更优秀,而是没有与名校匹配,或者在一两个细节上,没有进入招生官的法眼。

被录取是幸运的,我们在此提前祝贺,而与名校失之交臂的同学,也不要压力太大,请相信自己同样独特和优秀。

换言之,我们不要气馁,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只要有希望有自信,就有可能像这个仅用三天就把地摊牛仔裤打造成世界国际大品牌的鬼才一样,我们终究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访谈: 从小学 “差”生到世界名校,家教关键点

极光大讲堂: 一幅伸展着的文学地图

或许被遗忘·却留下余香的传奇女人们

最漫长的旅程 奇迹在终点


阅读完本文

您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或扫码入群交流讨论

欢迎加入【留美学子】分享汇

扫码入群

【留美学子】已发2134期

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脚踏实地·坚守7年公益分享

公众号:留美学子

投稿/联系:studyusa88@yahoo.com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