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染产业化进程再获进展,筒子纱染色新突破

 长剑三尺 2021-03-11

植物染是流传了数千年的染色方法,但基本上是手工染色。在世界潮流已经在崇尚天然环保的大趋势下,天然染色又受到大家的欢迎。很多企业也想在这方面发力,但手工染色无法成规模的量产成为植物染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中纺院江南分院与传统染色非遗传承人,高级工程师黄荣华合作,通过技术攻关,已经在植物染工业化进程中获得多个突破。如植物染工业化萃取,植物染成衣染色,散纤维染色等。

纱线染色是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色纱就可以做色织布,产品更加丰富。

虽然通过散纤维染色,再做色纺纱也是一条路,但周期颇长,且有一定的限制。

纱线(包括长丝)染色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均采用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但这是一种成本非常高的染色方法。

筒子纱染色是一种快速染纱的方法,又称纬管纱染色。从经济角度来看,染色在织造生产工序的前道进行,其成本是最低的。在织造前道工序进行纱线染色,可选用坚牢度较好的染料,某些色花可以在后续织造工序中得到改善。纱线染色一般能获得良好坚牢的匀染效果,可与本色纱线按不同设计要求织造,从而获得较高经济价值,并可缩短交货周期,所以产品具有高的重现性。

一般说,纱线染色比织物染色成本要高。但由于它具有交货快的优点,因而更容易适应流行色的变化,同时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需要。此外,纱线染色机械较为简单,从而在维修保养方面较为经济。也是现代工业化染色的主要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纺织品的生态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植物染色技艺又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追求。

但植物染色技艺是建立在手工染色基础上的,如何用现代机器设备来制作植物染色是摆在每个纺织印染企业面前的难题。同时,由于目前还没有适合于植物染料染色的相关天然助剂,难度明显加大。

有少数企业尝试用植物染料做散纤维染色,再将植物染散纤维与白纱混纺做成色纺纱。但存在这个纱线不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植物染,其含量较低,颜色一般都是浅色,颜色也很少。

中纺院江南分院为解决这个工业化难题,与武汉汉方手染非遗技艺研究所合作,在非遗传承人,高级工程师黄荣华的具体指导下,合作攻关,经过无数次试验,在现有的纱线染色设备上,初步使用植物染料在筒子纱上的染色获得成功。由最初的三个颜色扩展到十来个颜色,后续还会有更多颜色,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植物染技艺直接使用筒子纱染色,无需做色纺纱,直接用白纱染色,大大缩短了工期,为植物染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纱线:绿纤(希赛尔)100%

染料:苏木、茜草、五倍子、茶叶、石榴皮、蓝靛、薯莨、大黄、柿子漆、黄栌、樟树等。

染色:中纺院江南分院

技术指导:黄荣华

完成时间:2021年3月

欲学习传统天然植物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在北京国染馆举办的《传统天然植物染色专研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