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是天山天池,下午来到吐鲁番。火焰山、坎儿井、葡萄沟之后,访问一个维族家庭,亲眼观察到一个维族果农家庭的幸福生活。 汽车进入吐鲁番郊区,
村子两边是高大的白杨树,遮天蔽日。村民都在自家门口站着,后来才知道是等我们这些旅游者,接待家访。不一会儿,汽车拐进一条支路,在路边停车,我正要下车,发现车门口站着一位维族小朋友。他礼貌地把右手放在胸前,严肃谦恭的样子,迎接来访的客人,我把他立刻俯拍下来,才下车。车下,看着他仍然立正规矩的神态,真诚的面容,很可爱的小学生,又补拍一张侧面迎接的照片。 他带领我们走进他家,院子里是葡萄架,小车上放着许多葡萄干。他的姑姑穿着漂亮的红色连衣裙,戴着耳环和项链,也是把右手放在胸前,礼貌热情,笑容可掬地在客厅门口迎接我们。孩子的姑姑亚麻色头发,眼睫毛很长,鼻梁笔直,身材也不错,很漂亮。据说维族姑娘都很漂亮。 进屋后,男主人得意地介绍他的家人,以及他们的住房。客厅很大,可供客人跳集体舞,装修完全是维族风格,顶棚似乎有的地方透亮,不怕漏雨吗,答曰:吐鲁番不会下雨,下雨才好呢。 客厅周围土台上铺了坐毯,设立了坐席,摆上小桌子,上面放着饮料、水果和点心之类的食物招待客人。妇女们急着抢座位,被男主人客气礼貌的劝止了。上面的座位是给男性客人的,女性只能坐在土台的边沿,这是维族的风俗,而且要让男性客人先动手吃,妇女们后吃。介绍他的儿子和妹妹时候,说让男孩子读书,女孩子学会做做家务就可以了。我后来问过他的妹妹,她说是自己学习实在很一般,所以就没有上大学,似乎只读到初中。觉得和汉族农村的风俗差不多。 孩子的姑姑先给我们表演一段舞蹈,录音机放着新疆欢快的曲子。然后是孩子表演,父亲在旁边唱歌,用手打着拍子。他们都很大方,一点不怯场,表演也很熟练。表演完了男主人解释了舞蹈的动作含义,大意是,男性舞蹈是求婚,女性舞蹈是拒绝对方,不说一句话,都用肢体语言交流。维族无论男女,只要会走路,都会跳舞,大概是从四岁开始吧。没有人教,自己看看就学会了。舞蹈是维族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语言难以表达之时,例如男女之间,用来传情达意。 男主人还说,希望内陆的朋友多来新疆旅游,支持我们新疆,我们都是这么想的。只有少数的人,不干活不种地,好吃懒做的那些人,才去干杀人放火的勾当,让他们上台的话,我们会很贫困。你们来了,总会带一点我们的葡萄干回去(那些葡萄干确实都是上等货色) ,我就不用去内陆销售了,可以赚到许多钱。去内陆得坐火车,住旅馆,吃饭,都得花很多钱,价格高了不好卖,还是在家等着旅游季节可以卖出去大部分。孩子学习很不错,是他的骄傲。男孩子就应该读书,将来不必再种葡萄。 我和男主人聊一聊他们的庄稼。主要就是葡萄,收成很好,吐鲁番日照长,适合种葡萄,葡萄品质很不错。是啊,吐鲁番不下雨,主要靠坎儿井灌溉,水量稳定,不用靠天吃饭。生活用水也是坎儿井,家家门口都有水流过,很方便。   村子两边是高大的白杨树,遮天蔽日。 村民都在自家门口站着,后来才知道是等我们这些旅游者,接待家访。
我正要下车,发现车门口站着一位维族小朋友。
他礼貌地把手放在胸前,迎接来访的客人
 立正迎接每一位客人,直到都下车为止,他是男主人的儿子
 家家门口都有坎儿井的流水经过
 这位维族姑娘是男主人的妹妹,孩子的姑姑,在门口迎接,
维族女性鼻梁高,亚麻色头发,眼睫毛很长,身材窈窕,不用美容
 顶棚似乎漏雨
 带领小客人去卫生间
 客厅周围设了坐席
 男主人介绍他的家庭和住宅
 要求女客人坐在土台边沿
 吐鲁番家庭的墙壁上都有挂毯,很讲究
 孩子的姑姑表演吐鲁番舞蹈




 孩子表演吐鲁番舞蹈
 父亲在一边唱吐鲁番歌曲,打拍子
 没有人教,自己学会的,惊叹维族人的音乐天赋
 是驴友们都想带一点葡萄干回去,主人才开始介绍他们的葡萄干
不是先推销一番,问问谁买,多么会做生意啊
 都是上好的吐鲁番葡萄干,很会做生意
男主人马上打电话叫来送快递的,打包寄走  男主人带我去后院看看他家的葡萄架

葡萄长的很旺盛,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祝福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