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仁芳代表:用“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

 昵称37581541 2021-03-11
Image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报

沈仁芳代表:用“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被称为“土壤暗物质”的土壤微生物为代表的地球微生物组计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科学前沿。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等重大项目,广泛调查了我国典型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生态功能与作物产量的关联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指出,当前耕地生态研究的国际科学前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耕地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保护、耕地土壤生物对粮食生产的调控机制、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

Image

      沈仁芳建议,切实落实“三位一体”保护,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使自然资本保值增值。同时,坚决遏制耕地资源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采取切实可行的耕地生态保护措施缓解人类活动影响,恢复耕地土壤生物多样性。关于加强耕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他给出以下建议:

 · 1 · 

     一是建设原位土壤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根据我国不同地区气候、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类型布设长期定位监测站和采样点,对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以及重要栖息地的土壤生物类群进行定点、长期的监测,摸清生物多样性的资源、演变规律以及威胁因子,为我国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物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 2 · 

     二是加快土壤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土壤生物多样性理论研究,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充分挖掘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潜能,保障土壤肥力、环境和生态健康,促进植物健康、农产品健康。科学开发利用土壤生物资源,识别并提取对人类有用的微生物资源,搭建微生物资源大数据共享平台,推进微生物分离培养新技术,充分开发利用已知土壤生物资源。

 · 3 · 

     三是系统加强土壤多样性保护和耕地生态管理。以土壤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实施耕地生态的定量化管理,减少耕作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协调土壤的水、气、热,保护大农业系统的自然、半自然生境,为土壤生物创造更好更多的生存空间。

 · 南京土壤研究所 · 

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