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特辑 | 202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标卷范文(可下载PDF版))

 华教数媒一小兵 2021-03-11

2020年各地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由一线名师分析命题规律及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真实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21年高考作文写作提供有效建议。

『一堂作文课』会持续推送各地2020年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解析,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下载PDF文件,方便打印使用。

👇

北京卷



1

高考真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50 分)

① 2020年 6月 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②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

名师解读

2020 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满分 50 分,沿袭了以往的传统,依然设置了不同文体的两个题目。一个是给材料,写议论文,另一个是以记叙文形式写“一条信息”。两个不同文体的题目为所有考生提供了均等的机会,每一位考生均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展现自己的才华。

从 2016 年开始至今,北京卷作文题文体明晰:一个是议论文,另一个是记叙文,以二选一的形式为考生提供选择空间。此种命题方式坚持至今,表明了命题人的坚定信念:考试要为教学提供明确方向,教学中学生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在写作中要结合自己的爱好,把自己最亮丽的部分展示出来。

两道题中的议论文试题从最新科技成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引入,给出相关材料。材料中的“整个系统由 55颗卫星构成,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引导学生关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另一道记叙文试题以日常随处可见的“一条信息”切入,在提示中给出了这条信息带给人的多种影响:或引发感悟,或影响生活,或令人振奋,或使人愧疚,或让人学会辨别真伪……

两道试题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学生所处的是科技社会、信息时代,需要理性思考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辩证关系,也要想明白“一条信息”的落点:或大到国际社会信息,或小至家庭琐事……总之,两个题目均可大可小,富有张力。

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

【命题解码】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材料部分用楷体突出显示,主要是以令国人自豪的国家巨大科技成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的相关材料构筑写作情境。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更为关键的点落在“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上。

之后的一句话特别突出了材料中的“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并提示考生由此发散开去,联系现实生活,深刻思考。这句提示语为考生审题降低了难度,点明了考生思考的方向:要强调个体的独特作用,突出自己。但是也不要忽略前后给出的关键词句所组成的情境:组网、整个系统、共同织成一张“天网”、服务全球。这个情境暗示考生还要将个体与集体紧密结合起来谈,谈出思辨性,理解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使命与担当,认识个体如何与集体同命运、共发展。

考生需要在本题中展示自己的论述能力、理性思考水平、思辨能力,对个体和集体的关系理解透彻,既能突出个体在集体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又要写出个体共筑集体,产生更强合力的意义。

考生可以从身边的疫情写起,在抗疫过程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分子,负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但每个个体都不能孤立存在,需要联合其他个体,形成更强的抗疫集体,个体的价值在与他人的协同配合中更加得以彰显。当然,本试题也不囿于疫情,对于其他领域均可以大胆涉猎。

试题写作要求凸显了文体特征,分别强调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方面, 对于日常议论文的教学有着明确的引导作用。增加了对语言流畅和书写清晰的要求,导向更为明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语言修改,增强学生规范书写的意识。

【审题误区】

缺乏取舍,内容庞杂。有些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对材料的取舍。以前文的材料为例,有些考生可能在行文中既会谈到“整个系统由 55颗卫星构成”,谈集体由多个个体组成,又会涉及“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要突出个人的功用和价值,还不舍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谈个体一定要共同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最后还会说“可服务全球”,聚在一起的个体才有更大的价值空间。因为觉得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所以全都涉及了。这样行文虽然并不跑题,但是没有重点,论述泛泛。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写作时不要复述材料过多,否则会占据较多篇幅,导致内容单薄。

缺少论证,不会分析。可以料想,很多考生能够谈到个体的功用,谈到人与人的关系、人的价值,如举例写 ×× 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能够给集体、社会带来什么效果等等,但只是在文章中堆积大量例子,对例子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语句非常少,出现字数不够例子凑的问题,导致文中缺少思想认识或者认识不深刻。还有的考生虽然侧重写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并不能对二者进行深刻的辩证分析,让人感觉该考生想要在此着力,却力有不逮。

总的来说,很多考生在素材积累上确实都下了功夫,但对素材的加工能力尚有些欠缺。


一条信息

【命题解码】

“一条信息”要求考生写记叙文。此题目审题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对信息的认识可以非常宽泛,既可以是国际新闻,也可以是家庭琐事,但是需要在写作中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考生要学会以小见大,把日常平凡的小事、常见的生活场景纳入作文中,展现宏大的社会切面,要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表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使文章与时代的脉搏相契合,体现时代精神。

考题材料部分共两句话。第一句话给信息设置了一个大的背景,并有两个关键词需要关注:当今时代、各种各样。这两个词语暗示了信息要紧扣时代,可选择各种信息,范围广泛。第二句话对信息给人带来的结果进行了分类阐释,信息对人的影响、信息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信息达到的效果…… 这些层面的阐释能够打开考生思路,让考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进而演绎关于这一条信息的故事。

第三句话中的“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对考生的思维方式加以引导。考生需要立足现实生活进行联想或想象,这样自己的生活就被纳入文章中,叙写生活之事、抒发真情实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因此,一定要立足生活做积累,选取最有表现力的故事进行演绎。在写作要求里,除了与以往相同的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还特别提出“有细节描写”,这实际上就是为写出具有表现力的故事做了潜在的引导。另外,“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也分别从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上做了提示。

【审题误区】

文中无我,缺少细节。虽然以“一条信息”为题,但实际上需要考生书写的,应该是关于这一条信息的故事。考生编写这个故事时, 需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掘意蕴,在切合题意的情况下进行发挥。不仅仅是叙述信息的内容,还要突出信息对于写作者有哪些意义和效果。在材料引导部分,有很多暗示性的词语是强调此信息与写作者的关系的,如“引发了你的”“影响了你的”“令你”“使你”“让你”,如果作文中无“我”,就不容易直接抒发和表达考生自己的真实情感。

考生容易犯的错误还有虽写了信息,但这条信息与自己无关,这样写其实已经脱离文题所给情境了。或者虽然在编故事,但是内容前后脱节,整篇基本上都是叙述,叙述还非常生硬,更缺少细节描写。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多做读写练习,对那些经典的细节要进行反复揣摩或模仿。例如《祝福》中四婶阻止祥林嫂摆祭品的细节就非常具有张力,对人物的性格发展和主题都有极强的表现力。

(命题解读:章玮)

3

标卷范文
个体的价值

科技发展迅猛之今日,55 颗各有自己功用的卫星在地球上方相互制动配合织成一张天网。这不禁让我想到今日铿锵前进之中国,数亿在自己岗位上各司其职的平凡的个体,正在用他们各自的行动和极强的凝聚力编织巨缆助国家前行。

个体的力量看似微小实则强大,是助国家前行的基石与力量。在 2020 年被疫情笼罩的中国,我看到的是平凡个体迸发出的无穷力量。“80后”快递小哥汪勇每日接送医护人员,助医护人员与病人体内的病魔抢夺时间;“90后”民警赵闯从重庆老家自驾 9 个多小时,辗转上千公里返回武汉,冒着生命危险转运救治确诊患者,让百姓安心;院士李兰娟首提封城,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信仰,扛住一切压力,用知识稳定人心……在偌大的中国,每个个体的行动化为力量,便力大无穷。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非天然就是如此坚实,而是由无数细小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每个个体肯出一份力,这个国家便有了前进的希望。

个体的力量汇聚便会形成促使国家进步的力量。这就如涓涓细流汇入滔滔江水,如夜空中细微星光连成片形成壮观星河,个体的力量不孤立,劲儿往一处使,中国便可成为一张坚不可摧的巨网。55 颗各司其职的卫星在同一轨道上同受地心的向心力的影响,相互配合,组成地球上方的通信天网;数亿个体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秉持着相同的信仰,形成极大凝聚力,在中国前进的路上发挥着莫大的力量,进而织成巨缆。要知道,个体的成功孤立来看仅是狭隘意义上的成功,任何的孤芳自赏都会走向落寞。一朵玫瑰仅仅是一点点美丽,而一片花海则构成了壮美的风景。若个体力量发挥到极致却没有凝聚力,那便是一盘散沙,失去了支撑国家前进的动力。如果把千万个个体以同一个信念汇聚在一起,就可以发挥“1+1>2”的力量, 更能够使国家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作为“00 后”青年,我们或许现今可发挥的作用小而又小,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不言放弃,勇往直前,不断学习,汲取力量。未来的某天,我们终可“乘干霄凌云之势,为栋梁所用之材”,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当每个个体均在集体之中把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时,其磅礴之合力便会令中国举世无双。

【名师点评】

行文重视构思。本文开篇巧引材料。从 55颗各有自己功用的卫星配合织成一张“天网”说起,顺势联系到今日铿锵进步之中国,点到由个体汇聚的力量编织成巨缆助国家前行。中间部分巧妙地比较“一朵玫瑰”与“一片花海”,以此把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凸显出来,最终落在“把千万个个体以同一个信念汇聚在一起,就可以发挥'1+1>2’的力量,更能够使国家不惧风雨,砥砺前行”的观点上。结尾部分收到自身上来,既点明了当代青年之责任,又说明“个体均在集体之中把价值发挥到极致”,就能使“中国举世无双”,再次强调个人价值对于整体的意义。

论据充实。所举个体的例子非常到位,写“80 后”快递小哥汪勇每日接送医护人员,民警赵闯千里返回武汉转运救治确诊患者,院士李兰娟首提封城,具体的人物事迹都紧扣其职业特点。例子能够较好地支撑观点,让人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积累丰富。

语言铿锵有力。“如涓涓细流汇入滔滔江水,如夜空中细微星光连成片形成壮观星河”,较为准确地写出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例证充实,但在阐释方面还需要加强。

(点评教师:章玮)

一条信息

令茜每天都要给手机充两次电,倒不是手机质量太差,而是身为通信技术主管,她一天到晚要处理无数的工作信息。还有个快中考的女儿远在家中, 除了家长群的各类信息,她还得每天询问女儿吃什么,睡得好不好,别忘了作业打卡。好不忙碌。

令茜现在身处青藏高原边缘的县城,作为高级工程师,她负责周边地区的基站建设,以确保网络畅通。这场疫情打乱了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也带来了网络发展的机遇。

这天处理完各类技术疑难信息,令茜长舒了一口气,却看到微信消息的小红点还在倔强地亮着,是一个框着蓝天的头像——邻县的书记。令茜眉头一紧:他找我,有什么要紧的事?点进去,三个感叹号一下子揪住了令茜的心:“孩子们快中考了呀!可是有一户人家信号不好!他家的女孩一直没法上网课呀!能不能请你们帮忙想想办法?”

高原边缘现在还冷得很,不少人家的孩子为了寻找更好的网络信号,只好爬到屋顶上去上网课。

“要是我女儿来了,一定会说太冷了太冷了,受不了了。可是屋顶上的孩子们呢,他们不冷吗?”这样想着,令茜立刻拔了手机插头,一个电话打给施工队。微信也忘了给书记回,她抓了包,开车就往邻县赶去。

天上正飘着微雪,草还枯着。到了信号不好的那户人家,令茜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女孩。

女孩正坐在屋顶上,穿着玫红色的棉袄,小脸蛋儿冻得红彤彤的,粗大的麻花辫,辫梢上扎着婴儿粉的头绳,长着冻疮的小手肿肿的。一只洁白的羊毛蓬松的小羊羔在身边跳来跳去,她却丝毫也没有注意,咬着笔在做着数学题。

令茜的眼眶一下子红了,轻声说:“宝贝,阿姨这就帮你连上网络,以后你就不用在屋顶上课了。”

女孩站起来,有点羞涩,抱起小羊羔,舞动着小羊的腿作了个揖,又小心翼翼地问:“什么时候能装好呀?”

“很快,我们连夜为你安装。”令茜正说着,手机响了,是邻县书记。

“哦,书记,抱歉忘记回复您了。我们?我们已经到女孩家了,正在开建呢, 路上就选好址了,您放心!”

这时,微风吹过,令茜向四周望去,看见草已略有些青色——春的脚步近了。


【名师点评】

选点巧妙,视角独特。所选题材为通信公司的工作人员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安装网络,所设计的情境真实,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

开篇简洁,交代人物身份干净利落。整个故事结构安排合理,从令茜接到微信消息,到因为着急忘了回信息,在叙述中巧妙交代关于她女儿的情况, 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行动表现得更为真实自然。对细节的描写颇见功力,如写“三个感叹号”就非常具有表现力。

环境描写自然贴切,很好地为整个故事设置了背景。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点评教师:章玮)

以上内容来源
华语教学出版社品牌图书
《2020年高考作文特辑》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