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IPS终结!悲催:MIPS持有者刚改名为MIPS公司,就转投到了RISC-V阵营!

 毕杰lb7q1kq7pr 2021-03-11
公司改名为MIPS Technologies
AI芯片公司WaveComputing目前是MIPS CPU指令集及IP的持有者。该公司 3月1日表示其在成功破产拍卖之后,将公司名称更名为MIPS Technologies。

不过名字虽然改成了MIPS,但是该公司确基本放弃了MIPS指令集,而转向了RISC-V。

该公司的声明称新改名的MIPS公司正在开发基于RISC-V的“第八代标准体系结构”,不过并未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从MIPS的历史来看,这是多么漫长而奇怪的旅行啊。MIPS技术公司不再设计MIPS处理器了。取而代之的是,它加入了RISC-V阵营,放弃了它的同名架构,转而采用与之有紧密历史和技术联系的架构。此举显然预示着MIPS作为一个CPU家族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而可用的处理器种类也将进一步减少。这是一个架构的最后一道弧线。

MIPS的历史及架构演化

作为业界最为经典的精简指令集架构之一,MIPS是出现最早的商业RISC架构芯片之一,过去曾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与Arm、X86架构在各领域拥有相提并论的地位。

1980年,精简指令集RISC诞生,1984年,斯坦福大学前校长JohnLeRoyHennessy与他的团队一起创立了MIPS并且在成立的第二年就推出了第一个芯片设计R2000。

他们的商业模式就是将做好的芯片设计方案授权给其他厂商,让他们可以方便地制造出高性能的CPU。 

1988年,MIPS推出了R3000。这款产品很快大获成功,销售超百万颗。后续的R3000A更是创造了过亿销售的记录; 

不少公司的消费电子产品都用到了R3000,比如索尼的PS。美国首家电脑公司DEC、爱普生、日本电器等等知名企业也均是其客户。 

1991年,MIPS就推出了64bit的R4000。其竞争对手Arm则直到2012年才开始大范围推广64bit处理器设计。 

直到现在,你仍可以在不少产品中找到它的身影。 

比如英特尔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就仍在广泛采用其技术。而家用路由器产品中,MIPS也并不鲜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自主研发的龙芯,其LoongISA指令集同样基于MIPS发展而来。不过,去年龙芯已宣布,准备研发一套完全采用中国技术的指令集LoongArch,实现进一步的自主可控。 

MIPS转卖史

MIPS作为一家公司已经经过了很多公司之手。

首先是SiliconGraphics(SGI)曾以MIPS打造业界首款多处理器服务器,随后在1992年买下MIPS,然后将其拆分为自己的许可公司,并于1998年再次公开上市,此后SGI营运陷入困境。

在2012年底被Arm和Imagination瓜分收购。

对于Arm来说,MIPS的专利相当有价值,特别是64位和多线程相关的专利。因为Arm的64位架构跟MIPS64位有70-80%的相似度,如果此时不参与收购,那么日后很可能陷入和MIPS专利拥有者长久的专利诉讼战,仅仅只用3.5亿美元就解决这个潜在的隐患,Arm乐意之至。所以Arm收购了其接近500项专利。

收购MIPS,Imagination是为了加强自身的CPU业务,并且看中了MIPS强大的产品集以及安卓架构的支持和对中国的授权。因此Imagination则收购了MIPS公司实体和82项与MIPS处理器核心架构有关的核心专利。同时Intel作为Imagination的第一大股东,收购MIPS从侧面也可以牵制Arm的发展。

但在苹果采用自家GPU开始,Imagination业务一度告急,为了专注GPU同时减少负重,Imagination只好抛售MIPS。可是,Imagination卖着卖着自己却先被CanyonBridge收购,MIPS也随即由TallwoodVentureCapital拿下。

后来创企Wave Computin又从Tallwood手中再次接盘MIPS,Wave Computing的创始团队有不少是出自于MIPS,如CEODerekMeyer曾是MIPS副总裁。这一举动看起来既不寻常又没有必要,而且还有些分心,因为他们已经授权了必要的IP。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始看起来MIPS方面的业务是公司最稳定的部分。Wave终于还是在去年倒闭破产,上周刚刚以一个崭新而又陈旧的新的名字MIPS出现,但是确转投到了RISC-V阵营。 

MIPS为何会走向失败?

回顾历史,MIPS在90年代曾经一度辉煌过,Pacemips、IDT东芝等半导体公司都采用MIPS的设计来制造芯片,其生产的芯片也被Sony和Nintendo的游戏机,Cisco的路由器和SGI超级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采用,尤其是家用路由器市场,到现在每年生产的超过160亿微处理器中,99%是RISC处理器。过去也曾当作高效能计算架构使用到超算平台上。

但错失了智能手机时代,以及Arm的巧攻,使MIPS迎来了“失落的十年”(2007到2017)。

由于MIPS的产品从设计之初就以Intel的X86为对标产品,主打高性能;反观Arm,从诞生开始就瞄准嵌入式低功耗领域。这个由老学究创立的企业由于对商业的敏感度不足,当Arm开始联合高通、苹果、联发科等公司面向智能手机市场打造移动处理器芯片的时候,MIPS依然沉浸在高清盒子、打印机等小众产品市场。归根结底,还是学院派和商业派的区别使然。

终于在21世纪,智能手机市场大爆发的年代,Arm一下子走上舞台中央,而MIPS由于聚焦在中高端并没有功耗的优势,限制了其在智能手机上大展拳脚。

MIPS的迟缓导致他们失去了最关键的十年。

另一个击败MIPS的因素是授权方式,MIPS收取IP授权要比指令集授权更贵,而且允许添加指令,这就使得大佬们纷纷自行设计MIPS核心、添加指令、发布开发工具,碎片化严重。而Arm反其道行之,指令集授权远远比IP授权要贵,控制了碎片化。当时Arm还极有眼光的设计了全世界最好用、最便宜的USB调试工具,吸引了一批码农,从而构建了巨大的Arm开源软件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