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去的印记

 温馨微语 2021-03-11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记得八十年代,那时的社会与现在不同,农村人就是农村人,丝毫不会改变。因为,人们普遍还不大懂“打工”一词,大家都专心地看好自家几亩簿田。

懵懵懂懂的记得,那个年代的人比较单纯,或许是因为生活单调而造成的吧!

回想过去,有点伤感,现在想起来,又有点逗趣。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土地,的确是农民的“天”。一年的收成,能否决一家人的生死,在那个年代说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在我记事时,土地早已分包到户。农民们为了养家糊口,都拼了老命起三更睡半夜的,那叫一个“忙”啊。

农村的田地之间,都有“地界子”,就是田与田之间得有个中轴线。或许楔个木橛子,或许栽一种本草植物田芪牙,生命力极强,好以此做见证。如果谁家犁地超越了界线,被另一家人给发现了,那么,被认为吃亏那家,就必须要和“侵犯”的那家谈判。搞不好,还要见官。

还有个别人,做事不地道,为了沾一点小便宜,偷挪“地界子”,往对方田里移几寸。倘若被另一家人知道了,如果话不投机,还能闹出许多矛盾呢。

也有耍小聪明的,犁地收尾时,故意从中间拐个弧度,站在地两头看没过界,可是中间过界了,是明白人都能看出来,又少不了一番舌枪剑辱…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活节拘给闹腾的,有时也不全是。是人都有点小私心,但也得有个度吧。

那个时代,生活狠单调——农忙时,大家都很忙。农闲时,大家都很闲。特别是闲暇时,男女们都在家,就显得小村庄个个都那么拥挤。

人是闲不住的动物,如果让你无所事事,说不定会闲出病来。于是乎,就得找点事分散注意力。

那时,每个村每年要放十来场电影,或者唱几台大戏。大多是乡政府安排的,这刚好也成为了人们精神突围的途径。如果哪个村放电影或者唱大戏,大家都成群结队地去看热闹。有的是真的去陶冶情操的,有的就是纯粹去闹着玩的。队伍以男性为主力军,特别是那些大龄男青年,看见年轻漂亮的小姑娘,难免不会蠢蠢欲动。

还有,那个时代,刮起一阵习武旋风,武校林立。武师们来自大江南北不同的武学圣地。还有专程去少林寺拜师的。各门各派,谁也不服谁,互相切磋技艺,必须分个高低,胜者好维护自己领地,也可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声望。这个庄和那个庄有磨擦,经常上演全武行。

相传,某个庄谁谁,特别利害。又是某个庄的谁谁能敌三五个。又是某某能飞檐走壁…庄里的男人们没事就摔跤打斗,练习克敌本领,好给自己立威。

随着社会的进步,乡村逐渐普及了电力,大家也都买了黑白电视机,从此有了新的爱好,崇武好斗的思想也得到了转移。

偶尔有哪个庄的谁谁,从外地回来了,发了财还买了彩电。又有哪个庄的谁,从外面回来了,还盖了新房子。还有哪个庄的谁,浑成了小老板…

人都有攀比之心,庄里的男人玩不下去了,三三两两出去效仿闯世界。有的浑的挺好,发了小财,有的还当上了老板。也有的灰溜溜回来了。各庄里的男人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都挣先恐后的往外挤。

于是乎,崇武暂告一段落。几年以后才发现,谁跟谁都没仇。过去有仇恨,现在见了面跟亲兄弟似的。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谁有事间扯闲篇?

人,一辈子注定不能闲着,否则,会闲出事来。不管你有多成功,你终究还是得有点事要做的。

 【作者简介】徐广宇,笔名小宇,男,安徽省亳州市人,自幼爱好文学,喜欢用笔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图名和利,只要开心,一切安好…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关注方式】

1.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如果无法弹出“识别图中二维码”选项,请升级手机微信版本)

2.微信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

3.搜索微信公众号ID“温馨微语”

温馨微语

觉得不错,请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