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瞿军: 垂钓者说

 温馨微语 2021-03-11

    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星期天,闲来无事,我走到家门外的芙蓉溪边,看人们钓鱼。

        这几年,由于环境保护好,溪里的鱼儿明显多了起来,垂钓者也明显增多。顺着河岸数,大约有四五十个钓鱼人。

       在河边看了一阵,我便被一个钓鱼的长者所吸引。

        吸引我的。并不是老人的装束、形象什么的,而是他时钓时放的古怪行为。于是,便走了过去,跟他攀谈起来。

       老人姓宋,是位退休的公司职员。

       我问他,为什么总是把钓起来的鱼儿,又放回水中,而难得见他把鱼儿装进鱼篓。

        老人回答,我放走的都是小鱼,好比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六七月正是长鱼快的季节,不忍心。把小鱼放回去,到下半年,就成了大鱼。到那时,钓起来回家食用正好。     

       我又问,既然是小鱼正长的季节,你为何还要钓呢?

       老人说,这溪里不光是小鱼,也有大鱼。钓到稍大的,就留下,小的放掉。鱼怕伤鳞,只要小心不弄伤它,放回去的小鱼不会死。再说,钓鱼怡情,不在于钓多钓少,在于等候时的那份心情,在于鱼儿上钓时的那份喜悦。

       这时,正好相邻的一个年轻人,又钓起了一尾二指大的小鱼。摘下,顺手放进盛鱼的网兜里,对一旁的伙伴说,小是小点,拿回家晚上油炸来下酒。

       老人见状,摇了摇头,轻叹了口气说:“人不能太贪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涸泽而渔的行为呵,太可惜了。”

       人不能太贪了。老人的话我记在了心里。

作者简介

瞿军,打工十年,警察十年,记者十年。四十年读书不辍,坚持笔耕,发表小说、散文及诗歌作品百余篇。作品散见于国内各地刊物。曾在《蜀报》《四川靑年报》《绵阳晚报》从事过记者、编辑等工作。著有散文集《心灵的旅行》、小说集《桥头堡》。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