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甘肃庆阳少女跳楼,围观看客鼓励跳下说起

 清风一缕了无痕 2021-03-11

其实,我多么愿意写弘扬好人好事的文章,树社会正气,扬人间真情,但是写这样的文章点击率并不是很高,人们不怎么爱看,文章没有点击率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疗费,吃穿住行等等各种开支哪里来?这不比我在电视台,写散发正能量的东西,不管有无人看,反正有人开工资!

人是多么无奈啊!我想和我无奈的人应该多的是,有时候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一篇篇弘扬正能量的文章少有人看,而一个跳楼的十几秒的视频却一会点击率上千,几千点,这是为何呢?

无独有偶,昨天看到一个新闻,620日下午,甘肃庆阳西峰区一酒店窗台上,一个19岁的女孩正欲跳楼,消防车赶到楼下,当时有数百名群众驻足观望,网传有人发出欢呼和鼓掌声。直至傍晚,女孩跳了下去…救助她的消防员深深地自责,在平台上撕心裂肺地喊叫,泪流不止!据说消防员当时已经拉住了女孩,但最终被挣脱跳下。

看到这个新闻我无比的愤怒了,动物尚且知道物伤其类,自己的同伴被杀了,自己无力拯救,至少应该瑟瑟发抖或者掉泪伤情吧,哪有为此欢呼叫好,生怕人家不跳下去呢,这不但是典型的畜生不如,而且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可惜中国还没有出台这样一部法律。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就强烈批判过这样的看客形象是:于是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这可能就是最爱看热闹的中国人最突出的形象吧。

东过道,西过道,打起架来看热闹,中国人有看热闹的劣根性,于是,面对一场热闹,欢呼的有之,浇油的有之,鼓掌的有之,真正拉架劝架的除了知己的人,外人很少参与。这也是我们看一些自媒体经常发当地一些杀人的,跳楼的,车祸的,帮大哥劝架的等等内容,为什么呢?一个词迎合。

那么,鲁迅批判看客的文章发表快一百年了,中国的经济,科技应该今非昔比,排在世界前端了,为什么中国人看热闹的极端劣根性就不能改呢?

要说早些年,看客的心理形成原因是这样的:中国人民由于长期沉浸在这个无情的残害人性的社会中,不知不觉成了《示众》中麻木的看客,成了戕害他人尊严和生命的罪人。

在极端的社会里,人们大气不敢喘一下,政府官员不敢得罪,有钱有势的人不敢得罪,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底层人民极端麻木,没有一点快乐而言,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身份低微值得玩弄逗趣,或者十分好玩刺激的事情,大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那个高兴劲,那个得意劲,哪管别人的死活呢?

可是,我们现在是新社会啊,共和国建国这就70年了,为什么有些人还改变不了这种看客心里,卖棺材的咬牙,恨人不死呢?

毋庸讳言,我们现在有些地方发达了,有些人暴富了,但是,更多的人在为高房价,高医疗,高学费,高彩礼等等努力挣扎着,可是,挣扎的背后是无奈和无比艰辛,上层通道堵死了,想改变命运却如痴人说梦,于是,许多人开始麻木,喝酒打牌,吃喝玩乐,快活一天是一天,有时候好不容易碰上一个热闹,便极力欢呼,雀跃,跳高,鼓掌!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多么麻木,日子过得多么不舒心,也不是你拿着别人的生命极端忽视的理由,小编我也生活在社会底层,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也在为高房价,高医疗,高学费,高彩礼费等伤愁恼怒,可是,我依然时不时的在艰难的生活中保持做人的底线和善良,相比于那些负能量的东西,我写的文章正能量的比例是很大的,我也希望人们看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少看或者不看跳楼,杀人,车祸,帮大哥。

可我知道,人心人性是很难很难改变的,写这样的文章不能改变什么,人们依然喜欢围观热闹,依然鼓掌欢呼别人的死去,但我依然在这种极端的社会中保留做人的底线和社会的一点良知,因为我起码知道:我们是人,不是畜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