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未来造舰计划展望:即将开启“重型载机巡洋舰”模式?

 昵称74169640 2021-03-11

特朗普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后,提出了要在2050年之前确保美国海军主力战舰数量增加到355艘的计划,这使得美国海军下一代战舰的发展更加迫切,特别是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加速退役、CG(X)巡洋舰项目被终结、DDG1000产量降至3艘的情况下,美国更希望尽快启动下一代战舰的生产计划。

针对下一代战舰,美国已经提出一个“未来水面作战舰艇”(FSC)的研发体系,这个体系将包括普通战舰和无人船两大分类,其中普通战舰又分为大型水面战舰和小型水面战舰,同样地无人船也分为大型无人船和小型无人船。由于此前有继续量产伯克3型驱逐舰的计划,因此美国原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开始采购未来大型水面战舰。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伯克3型驱逐舰的生产计划有可能提前结束,而未来大型水面战舰的采购时间则计划提前到2023财年。

在谈及未来大型水面战舰发展计划的时候,美国海军高层将领曾经指出了一种正在考虑的技术方案,即下一代大型水面战舰,必须增加必要的无人机搭载能力。在美国海军看来,无人机今后将在海军发展的方方面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否能够部署使用无人机,应视为未来大型水面战舰的成功要素之一。

“重型载机巡洋舰”模式即将重启?

现代化战舰搭配舰载机的组合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重型载机巡洋舰”这一概念。而“重型载机巡洋舰”并非新鲜事物,俄罗斯现在拥有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严格意义上来讲就算是“重型载机巡洋舰”,因为该舰和一般的巡洋舰一样,搭载有大批导弹设备,和美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相比,库兹涅佐夫号确实明显具备巡洋舰的性质。

而在库兹涅佐夫号之前发展的基辅级航母,以及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也算是“载机巡洋舰”,这些舰型的特点都是可以携带舰载机,但是又列装大量武器。甚至苏联还一度打算打造一种排水量达到7万吨左右的综合舰型,这种舰型也是计划融合舰载机搭配及武器配置的方案,当然,最终该舰型没能造出来。

无独有偶,美国的重要盟友英国,也发展过“载机巡洋舰”,这种“载机巡洋舰”其实就是无敌级航母,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是英国发展无敌级航空母舰的时候,确实是以直升机重巡洋舰的概念进行规划建造的。因为有了海鹞和鹞式战斗机,所以这种战舰才具备STOVL航母的性质。

就连美国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尝试发展“载机战舰”了。美国曾提出关于改装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方案,通过在衣阿华级战列舰上增加飞行甲板,可以让这种拥有数万吨排水量的战列舰兼具部署舰载机的能力。虽然衣阿华级战列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巡洋舰,但是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现在美国提出要在未来大型水面战舰上增加部署无人机,确实会使人感觉到“重型载机巡洋舰”时代的“回归”。美国的未来大型水面战舰尚未进行精确定位,因此目前不能判别它究竟是巡洋舰还是驱逐舰,不过未来大型水面战舰的一大发展目的,就是替换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等老旧舰型。

当然,就算继续编列为巡洋舰并搭载舰载机,这种新舰型的性质应该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传统“重型载机巡洋舰”的。最直观的不同之处,就是传统的“重型载机巡洋舰”配备的是有人驾驶固定翼舰载机,或是有人驾驶直升机。而现在美国海军想要发展的新舰型,装备的将是高度智能化的无人机。

“载机巡洋舰”的升级选项:“无人机+无人船”模式?

前面提到,美国规划FSC体系,包含了两个方面,除了普通战舰之外,无人船也是今后一大发展方向。因此,如果美国将无人机上舰视为未来战舰的成功要素之一,那么就说明在无人船技术成熟的情况下,美国也会希望实现“无人机+无人船”的新模式。

在无人船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其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0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启了无人水面航行器开发工作,所产生的船型代号为“海上猎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无人船,其作用主要是用于跟踪水下潜航的潜艇。“海上猎人”的长度达到40米,重量约为140吨,它能够以27节的航速追逐目标,技术测试结果显示其各项性能已经能够达到预设要求。

对于无人船发展,美国甚至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现在美国海军试图建立一支无人自动舰艇发展中队,美国海军要求在2020财年的国防预算中,获得4亿美元的采购经费。美国海军将采购两艘大型无人水面艇(LUSV),这些新无人艇将加入计划中的发展中队,并成为核心力量。而且,美国海军的目标不止是购买两艘LUSV而已,事实上,美国海军制定了一项接近30亿美元的购买方案,在购买两艘LUSV之后的数年间,美国海军还会要求增购更多的同型无人艇。

LUSV采购计划的提出,意味着美国开始加快无人船技术的发展,目前“海上猎人”这样的无人艇,主要还是和有人战舰配合使用的,例如美国的濒海战斗舰(LCS),就可以和“海上猎人”配合行动。但如果无人船技术更加成熟了,美国会试图开发性能更全面的无人船,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大型无人船。大型无人船的优势在于可以容纳更多装备,这种未来舰船将可以独自执行任务。和功能相对单一的“海上猎人”相比,未来大型无人船将是技术水平更高的船型。

规模更大的无人船,将可以铺设飞行甲板,用于起降无人机。这和“重型载机巡洋舰”模式依然有类似之处,只不过飞机是无人驾驶的,船舶也是无人驾驶的。一切通过远程操控,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巡航,并且也能节省巨额的人力资源成本。

而且在今后,大型无人机上舰也是一大趋势之一。毕竟在技术足够成熟的情况下,未来大型无人船将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停放大型无人机,也可以实现大型无人机的起降。这样的构想在现在看来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但事实上,这并非没有可能,美国的防务供应商,也并不是没有构思过这些发展目标。

无人舰机组合,为未来航空母舰发展指出方向?

既然“载机巡洋舰”可以无人化,那么航空母舰是否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发展目标呢?这同样是一个大胆的构想,但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也并非不能实现。而且无人舰机组合概念,还会让未来航母出现类似于冷战时期的两大发展方向,第一种就是未来无人航空母舰向“载机巡洋舰”方向转变,大量武器设备重新上舰,这将是一种同化趋势;第二种就是未来无人航母仍然专注于操作无人航空器,通过使用无人航空器,去体现其应有的属性价值。

当然,实现上述两大发展方向,都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航空母舰无人化操作成为事实。在目前,航母仍然是载员非常多的舰型,这是因为航空母舰本身规模巨大,需要有更多的操作人员进行维护管理。而且,舰载机的存在,决定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也必须常驻在航母上,所以航空母舰的载员会比一般战舰多。

但是近年来美国仍然在航母载员削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美军新锐福特级航空母舰的载员数量,明显比尼米兹级航母减少了。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载员最多可达到5000多人,然而福特级航母可能仅需要部署2000人。具体来讲,福特级航空母舰上仅需要部署1000多人的常规勤务人员,以及数百人的飞行大队。

飞行大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战机需要飞行员操作。但是如果使用的是无人机,那么飞行员有可能也就不需要上舰了。美国的波音、通用原子、洛马等防务集团,现在均在参与美军舰载无人机开发计划。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X-47B无人机就曾经在布什号航母上成功降落,这被视为是舰载无人机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

洛马的“臭鼬工厂”也试图为美军航空母舰的舰载无人机提供更多的可能方案,洛马负责人曾表示打算为美军研发一种专业化的舰载无人加油机,虽然这种方案的隐身能力存在不足,但洛马强调无人加油机不需要过于重视隐形概念。外界认为,洛马是在放长线钓大鱼,试图先通过普通无人机型获取订单,之后再逐步发展隐身无人攻击机,以及隐形舰载无人侦察机等。

美国海军现在也试图提出自己的第六代战机发展项目,即F/A-XX战斗机发展计划。这将是一种取代F/A-18E/F的新机型。有意思的是,美国其实已经发展了F-35C舰载机来实现海军舰载机力量的更替。但美国海军似乎不希望F-35“包办全部”的情况延续下去,因此美国海军重新规划自己的下一代战机。而按照波音等巨头的理念,第六代战机将开始考虑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模式共存的方案。这就意味着,从六代机开始,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也可能会开始实现无人化操作。

所以,专业化无人机上舰,其实已经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而航空母舰载员减少,也是一种大趋势。在未来的某一时期,舰载机、航母同时实现无人化操作,应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至于究竟是向“载机巡洋舰”方向聚合,还是继续保持专业化航空母舰属性,就看到时的具体情况了。武器发展会受到大战略和实际条件的影响,对于未来武器项目,可以做出推论,但不能给定明确结论。

最后总结一下,美国的武器发展战略,确实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历史发展总是会很有意思地出现相似之处,曾经被认为“落后”的“重型载机巡洋舰”模式,现在成为美国海军规划发展的下一个目标,乃至还可能影响美军未来航母的发展。但不能将这种现象简单认为是重复,事实上,这已经是更高技术层面上的创新了。虽然现阶段看来,未来无人舰机组合、无人航母等概念,都还十分遥远,但通过技术的堆叠累积,这些目标也正在接近。美国海军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十分积极,这说明美国海军高层对于这些遥远的目标其实已经有一定的成形概念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