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课随记】烤鸭店里品人生况味

 桥妈hegt3ib2lo 2021-03-12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只三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

    这几天,翻阅着九下的语文书,因为第一次接触新一轮的部编教材,越翻越陌生感,越来越觉得自己20来年都是白教了。第五单元的戏剧是本册唯一的一个"活动.探究课型,从《屈原》到《枣儿》,中间换了一篇戏剧《天下第一楼》。我读的是一头雾水,但必须得啃下去。

     于是,我开始认真读《天下第一楼》,课本、教参、视频等,越读越觉得有意思。最初以为写的是清末民国初的人物与事件,因此,头脑第一反映认为何冀平老师肯定与曹禺先生、老舍先生同辈,却不料是那么的年轻的女戏剧家。

     此剧名声也大噪,但教了二十多年语文的我却不曾看过,幸好经教育部把中小学教材改编后,收录进这一册的第五单元,才有机会阅读这一篇经典戏剧,只叹自己是一个“井底之蛙”。

      何冀平老师说《天下第一楼》这部剧讲述的是发生在民国初年一家老字号烤鸭店的故事,但她不愿满足于对饮食文化或某个家族兴衰的简单呈现,而是从“盘中五味”上升到“人生况味”,“起初是生活,再升华到文化,最后归结到时代造就的人生苍凉。故事写的是'楼’,其实折射了'天下’。”一家烤鸭店照尽现实的不公,既是色香五味,也是人生况味。

    人在中年,读经典,不得不佩服作者和编者的高明。喜欢《天下第一楼》,卢孟实是《天下第一楼》“福聚德”的掌柜,“福聚德”的兴隆与兴盛全靠卢孟实的精明经营,他梦想把“福聚德”打造成为“天下第一楼”,名噪京师。但他只是一个掌柜,是一个西客,不是东家,没办法掌控与主宰“福聚德”的命运。我咀嚼着一个有梦想的实业家的辛酸和无奈。

     再看郭沫若的《屈原》,屈原怀抱救国救民的理想,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愤至极。那段呼风唤雨的内心独白中,我咀嚼着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一个志士的辛酸和悲壮。

     再读孙鸿的《枣儿》,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稚嫩的双眼中总是父母远去的背影;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苍凉的内心里总是在期待有人给予他们温暖,他们一个叫留守儿童,一个叫空巢老人。这颗枣树下,我咀嚼着那个老人和小男孩等待亲情的辛酸和无奈!

      人在20岁、30岁、40岁、50岁……是不同的心境和处世态度,相看两厌。生命,是一场不断妥协与适应的旅行。人生在世,真难预知生活的风会把自己吹向何方。很多很多有梦想的人,一直奔跑在逐梦的路上,为心中的目标努力着,但有时不仅不能实现,也会越发遥远。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的辛酸苦难在所难免,但你要学会翻篇。”只有一路逆风前行,过往才会化作身后的风景。

     三月,杜鹃花开了。

     春暖花开,去远方看看海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