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学姐直言:进入高一后,3点学习细节的差别,在逐渐拉大差距

 关军军 2021-03-12

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一生中经历的大多都是跟其他人没有太多不同的普通事,最需要都不是多么得天独厚的天赋,也不是一鸣惊人的爆发,而是隐藏在漫长岁月中的细节中,所以对于那些能够走到最后、笑到最后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常被忽略的“细节”。

清华学姐直言:进入高一后,3点学习细节的差别,在逐渐拉大差距

刘雨是学校近10年来,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作为清华的学姐,刘雨回到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的时候提到过,在进入高一之后,就已经算是进入到“备战”时期,而在学习上的3点细节的差别,逐渐拉开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

1、做题要取“中间派”

刘雨直言,在进入高中的学习生活后,做题是一个永远也离不开的话题。无论多么聪明的学生,多么高效的方法,都是需要在做题的加持下,才能把这些发挥到极致。在刘雨看来,做题很重要,选题更重要。

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要不然是一股脑的老师布置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要不然就是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学做什么;但是事实上,在刘雨看来,选题最关键的一点其实是要选“中间派”。

对自己而言,最容易、最难的都是要被舍掉的,因为学习进度不同,所以不同学生之间的评判标准并不一样,但是在刘雨看来,做选择是提高学习效率最基础的一步,也是至为重要的一步。

2、做题练手要“分类”

刘雨直言,同样一节课,老师讲解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做题的时候,需要的不仅是上课听讲时的记忆,更需要资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转化,在这个时候,考验的是学生个人的知识处理能力。

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按照分门别类的方式来进行,譬如说以数学为例,其中的计算题、函数题、几何题等等,都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专项练习,其中越是不熟练的越要多练,久而久之,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到底在哪。

3、紧跟老师上课“节奏”

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自学能力,或者是自主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语文,自己在台下做数学。

在刘雨看来,这样的学生只有极少数能够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自我提升,大部分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在平时一定要上课的时候紧跟老师的节奏,最起码把第一遍的讲解顺下来,这样才能便于之后的学习,为之后的考试多得分做铺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