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白酒? 我是在18年10月下旬茅台跌停第二天抄底全仓买的茅台与五粮液,但在五粮液100多之后就...

 墨子语 2021-03-12

我是在18年10月下旬茅台跌停第二天抄底全仓买的茅台与五粮液,但在五粮液100多之后就卖掉它了,只留着茅台,后来一小段时间内也曾为自己的短视与无知而懊恼,但想想也就算了,错过就错过了。但由于依然持有茅台,所以也没有放弃对白酒这行的跟踪了解与思考。更早之前的16年下半年,我就开始关注白酒,因为茅台的股价很高,而且一直涨,我十分好奇,于是试着去了解背后的原因。但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断断续续了解了两年,直到18年底我才抓住机会买入。2020年3月份因疫情导致白酒股回调,我毫不犹豫就抄底买入泸州老窖,但万万没想到它涨那么快、那么多,所以在255左右的价位就全部清了,但茅台一直拿着,被我视为非卖品。

高端白酒是无与伦比的生意,这点没什么可否定的,稍微有点生意常识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中国大陆每年可统计消费约700多万吨白酒,高端白酒占比在总量的1%~2%之间,总体占比很小。茅台酒当前年产5万吨,销售3万多吨,五粮液约2万吨普五,泸州老窖约1万吨1573,其他酒企的高端白酒合约一两万吨(蒙的,没统计数据,如果您有,请补上),所以整个高端白酒也就10万吨左右。茅台等酱香型高端白酒的扩产受制于自然环境,虽然可以继续扩产,但也不是毫无限制的(这个只是据说,实无法考证,也没必要去考证,不够喝能扩就扩,不能扩也没办法,够喝就不扩),而浓香型白酒受制于窖池窖龄,高端白酒的产量提高非常缓慢且有限,其他清香型、凤香型、馥郁香型白酒如何,我没有更多的去了解,不谈。不过总体来说,高端白酒的占比算不上很高,也就是说在供给层面是有限的。

那么在需求侧呢?可以说只要是相应类型白酒的受众,大家肯定都是相应类型高端白酒的潜在客户,只要消费者的收入提高等级了,大家肯定还是倾向于喝高端白酒。而中低端大量的白酒呢,也在持续地为高端白酒培养消费者基础,再加上原有的高端白酒消费群体,总体来说高端白酒需求侧的量级是增长的,但是这个量级上的增长速度有多快呢?这个确实也没有统计数据,如果各家白酒厂家能够自行去统计自家高端产品每年的销量与开瓶率并公示的话,那也是大致可以了解的,但目前没有相应数据。

那么具体每种类型高端白酒的供求关系如何?供求关系达成平衡的产品价格带在哪里?目前深圳这边普茅终端市场价在3000左右,普五大概在1200~1500,1573大概在1000~1300,这个价格可以在很多烟酒店买得到。至于是哪年的产品,我没有一一去看。随它,这个各白酒厂家自己去管理渠道、了解动销,我也懒得去调研,了解了意义也不大,因为样本有限。那么怎么看高端白酒的增长呢?简单可理解为量与价的乘积,因为成本相对而言可自主控制,所以只要量价齐升,那么营收净利的增长就非常明显。在产量上暂时无法扩张,那么在销量上呢?如果之前各家高端白酒有所滞销,那么随着消费者收入增长,消费升级意愿增强,还能在量能上给酒企带来增量,但如果本身高端产品动销就非常好,产品已经远远供不应求,而销量却受制于产量,那么高端白酒带来的业绩增长只能来自于提价这个单一方面。高端白酒有限,消费者需求提升,那么肯定利好中端白酒,但中端白酒由于产量巨大,竞争激烈,所以也很难说就能带来多少量级上的增长,最后还是要回到价格提升上来。但对于具体某一家白酒公司,却可以通过拓展渠道去增加销量,从而取得量价齐升的效果,但是这种竞争肯定是以抢占对手的市场份额为主,属于一个此消彼长的拉锯战。中端整体来说,依然是价格提升带来的增长。而低端呢?之前通过消费下沉来拓宽受众基础,从而取得量级上的增长,但是由于低端白酒产量更加巨大,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价格提升上不是很明显,只能依赖于量级的增长,不过量级的增长总是有限度的。

当然以上只是我一贯对白酒理解的逻辑上的分析过程,可能与实际事实有出入。不过我也没法去证实与证伪,所以就将就着这样理解。正是居于此,在加上观察到各家白酒企业频频提价,所以粗略判断未来几年各家白酒上市公司的业绩更多的来自于提价,而不是量价齐升。这个推测前提还是在假设高端白酒供不应求的条件上达成的。

至于未来各家公司的实际情况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茅台未来几年在量级上能够增加1/3,在提价方面则还有很大空间。五粮液与泸州老窖呢?洋河汾酒呢?

以上只是个人粗浅认识,可能是极其错误的,仅供参考交流探讨,不可据此来买卖股票,买卖相关股票请盈亏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