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的农业产业需要怎么规划?

 谈谈休闲农业 2021-03-12

这里是中国休闲农业专业首席职业教育教学平台。由谈再红休闲农业服务工作室发布。关注我们,多赚钱,少走弯路!近期平台计划推出“休闲农业100问”大型系列讲座,为促进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时常有朋友与粉丝打电话、发微信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的农业问题。不少投资人在休闲娱乐方面思考得很多也很细,一些农庄在餐饮等的经营上基本上还是赢利的,大多数亏本的企业都是亏在农业上。

很多城乡规划设计公司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休闲旅游项目做得轻车熟路,应有尽有,但农业产业规划都是粗线条的,一些新农人拿着漂亮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方案总感觉落地很困难。所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农业到底怎么弄,一直是困扰投资人的一个突出问题。

根据我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与服务指导的实战经验,现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的农业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土地原则

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地的选择,与普通农业生产地是不一样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用地,除了农业生产用地必需的土壤条件、水源便利等基本条件外,还要坚持四个依托。即依托城市,依托交通,依托景区,依托产业。

这就是休闲农业经营地要选择离城市不太远的地方;选择靠近高速公路的出口不远处,靠近国道、省道、县道的道路边上;经营地最好选择在景区里面,景区周边或通往景区的道路边上;选择农业生产(产业)、生态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


二、规模原则

投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根据市场需求,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大面积流转土地搞自营种植、养殖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投入大、资金量大、回报也慢,稍有不慎就会石沉大海。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经验,大规模流转土地搞自营种养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就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我指导服务过很多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超大流转土地的休闲农业园区到最后都是骑虎难下的局面。

休闲农业园区到底多大规模合适?由于地域、城市规模、消费习惯等差别较大很难定论。根据我们规划设计与服务指导的经验,一般来说,大中型休闲农庄自营地300—500亩为最好;田园综合体1000—3000亩规模比较适宜;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1—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比较合适。想做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模,应该与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才是最佳方式。让农民参与,多釆用合作、股份、定单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三、品种选择原则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农业种植、养殖生产的品种选择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要依据资源条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然后确定农业生产种养品种。休闲农业园区种养品种的选择原则主要是坚持三个优先。即:优先选择“三品一标”产品;优先选择当地的特色资源产品;优先选择当地规模化生产的产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农业种养产业布局的规划原则是:

第一,要有区域观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要有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

第二,要有平台的观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不能只盯着自己园区的“一亩三分地”生产多少来规划设计,要把企业当平台来规划打造,尽可能的能够整合周边农业产业资源实现做大做强。

第三,要有生态、绿色理念。尽量选择生产优质、高产、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品种。


四、生产布局原则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农业生产规划布局,一定要坚持专业生产,围绕主导产品做长产业链的原则,尽量不搞多品种的生产布局。很多人总是认为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做到四季有花看,四季有果摘,这样的生产布局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也是费钱的。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的细分与生产的专业化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园区多品种生产,对人才和运营带来的压力巨大。有的人会选择全年轮作,为了补充淡旺季,那也得有主次,一个为主,一个为辅,平摊一下成本。

当然,有些特殊主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也有种养很多产品的,如亲子农园、游学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但基本就是为了卖体验的,真正去审视产品产量都是没有竞争力的。


五、生产模式原则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农业生产模式规划原则,主要是依据园区的产业主题来确定。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规划设计。我们的体会是,在生产模式上,要重点规划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选择既能生产,又适合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农业生产模式,少选传统农业种养生产模式。

如,水稻休闲农业园区,重点是开展稻鱼、稻虾、稻蛙、稻鳖等生态种养生产模式。因为这样的种养模式不仅收益高(浙江地区已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也深受游客的喜欢(好看好玩好吃)。如林地、果园农业生产就可以选择林下经济模式。还有大棚设施农业生产模式,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等等。


六、融合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一个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三生”项目一要坚持先生态、后生产、再生活的规划与投资原则。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是一个农旅有机结合的产业。规划设计一定要坚持在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础上来创意休闲旅游活动。没有产业作为支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还是一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要始终坚持一产向后延,二产两头联,三产走高端的融合发展规划原则。

我们给你帮助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