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海重工.論香港老千股:換個名字來騙你,滿滿的套路深深的坑|Zi 字媒體

 dadaman 2021-03-12

港股市場幺蛾子多,行走港股江湖,記住一隻股票的名稱不如記住一隻股票的代碼,因為久了,你就會發現,談笑間不動聲色吐出幾串數字代碼實乃防千必備。因為在港股市場,頻繁更換名稱的股票多達700多隻,這其中不乏老千股。

港股公司頻繁更名,坑深套路多

7月27日,羅馬集團(08072.HK)發布公告稱,將入股灝天金融子公司,並更名為「國家金控」,隨後公司股價於27日早盤急升逾28%,下午1時10分起停牌。

對於更改公司名稱之理由,公告中稱,董事會認為改名將更有效反映集團未來業務計劃及發展,新名稱將為公司提供更適合企業形象及身份,也符合股東整體最佳利益。

今日復牌,公司股價盤中最大跌幅逾13%,截至收盤,股價報收0.07港元,跌4.11%。

一聽名字,不僅有「」,還有「國家」,最後還有個「金控」,就讓人誤以為是國家金融控股公司,高端大氣上檔次,好像厲害得不行,結果一看股價,想必投資者心裡也明白一二,它的市值只有3.5億港元, 7月份以來最低成交只有3萬港元。期間還有過1拆10、16合1的拆股並股動作,「我是老千」這四個字簡直呼之欲出。

此外,羅馬集團2006年至今,從未分過紅。

港股市場幺蛾子多,中海重工昨日盤中暴跌近70%,隨後公司於10時53分起暫停買賣,收報0.045港元,總市值只剩6.137億港元,僅僅90分鐘市值蒸發近七成。今日股價又出現暴漲,截至收盤,股價漲幅達到77.78%。

從以往股價暴漲暴跌情況來看,幾乎大都與個股業績有關。時報君查看中海重工上市以來財報發現,中海重工自1998年上市以來(除去上市當年實現盈利)持續18年虧損,並且還曾兩度更名,最初名為和成國際,後於2016年更名為中海船舶重工,而後又繼續更名為中海重工,中海重工這個名字,聽起來還是挺唬人的,這樣一個好名字,放在A股,也會被人當成大盤藍籌股,畢竟A股有重工、船舶這樣的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但實際上中海重工是一家民營背景,市值不過10億港元左右的「袖珍」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重工曾10次公開或以配售方式供股及合股,最近一次為2010年6月份,金利豐為其包銷商及財務顧問,同樣從未分紅。

威利國際、首都創投、民信金控、茂宸集團,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代碼:00273

還記得老千股鼻祖民信金控嗎?民信金控雖然不是港股市場最能賺錢的公司,卻是知名度最高的公司——投資者在踏足港股之初就應該被告誡過,別碰這隻「千王之王」。可能你剛記住了這隻股的名稱,但隨後這隻股卻突然以另外一種樣貌出現在港股市場。7月14日,民信金控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更名為茂宸集團,這隻股,就應該牢牢記住它的股票代碼,而不是名稱,所以請記住這隻股票代碼00273

時報君查閱資料發現,民信金控1982年在香港主板掛牌交易,公司稱主營業務範圍是為投資者買賣證券提供經濟及金融服務、出租物業、提供互聯網及互聯網相關服務以及投資控股。

雖然公司對外聲稱的主營業務變化不大,但是股票名稱換的倒是勤快。在更名為「民信金控」之前,公司名稱為「威利國際」,在此之前還有「互聯控股」、「怡南實業」「首都創投」等,這名字也是讓人云里霧裡,根本看不懂公司具體是做什麼的。

之所以被視為「老千股」,甚至被稱為「老千股的鼻祖」,是因為公司自上市以來,頻繁進行合股、供股操作。據港交所資料顯示,1999年至今,茂宸集團的合股歷史先後經歷了2合1、5合1、50合1、25合1、10合1、5合1、10合1等,以此來掩蓋此前的再融資行為。茂宸集團從2007年以來,經歷過多次配股或者供股后再合股,復權后的股價跌幅高達99%以上。

時報君深入查閱數據發現,茂宸集團最誇張的一次是在2011年4月,供股比例高達800%(即1供8),0.125港元的供股價相對公告日收盤價0.73港元的折價幅度高達82.9%,即相當於現有股東每持有100港元的茂宸集團需要拿出至少142港元的現金來認購所供股份,才能保證自己所持股份不被稀釋,在供股公告日當天,股價大跌34%,而這僅僅是發生在2011年3月15日5合1合股短短兩周之後。

此外,茂宸集團在過去16年,有14年是虧損,且沒有派發過股息。

此平安證券非彼平安證券

滬深港通開通之後,內地投資者越發關注港股市場,可是港股有這麼一家公司讓內地投資者困惑不解,不知道的以為是平安集團旗下又一家子公司在香港上市,它就是平安證券集團控股,股票代碼為00231,這個公司名稱實在是和平安集團旗下平安證券的名字太相似。

不僅如此,二者經營業務範圍也是類似,平安證券集團控股主營業務為證券經紀、證券承銷、配售及財務諮詢服務。

由於「平安證券集團控股」這個名稱與平安旗下的證券業務子公司平安證券名稱太過相似,由此還引發一場烏龍事件。

去年6月15日,平安集團公告,平安證券擬首次公開發行H股並在香港上市,平安證券集團控股躺著蹭了一個利好,兩天累計漲幅逾25%。

平安證券隨後出面澄清,平安全資子公司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證券),以及旗下平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與平安證券集團控股(盛明國際)未有任何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證券集團控股前身為盛明國際控股,在此之前股票名稱為環球動力。

老千股慣用名稱:、國際、環球……

時報君統計數據發現,這些喜歡更改名稱的上市公司最喜歡「」這個金字招牌,此外還有「國際」、「環球」、「農業」、「礦業」、「科技」也是深受喜愛。數據顯示,這些喜歡「」二字的個股,無一例外,都符合老千股的某些特徵,比如股價基本都在0.5港元以下,且都喜歡頻繁更名。

我們先來看看老千股的最愛:「」系:

看看上述公司,哪一個看起來都是大氣高端,錢包、金控、民生金融、軟實力……

除了「」系,還有「環球系」「華夏系」等:

在這裡時報君要普及一下,在香港市場股票名稱無特別限制,只要願意,不要太過分,叫什麼都沒人管,可以帶集團、控股、實業、國際等字眼,但是開戶的要求是相對要高,中文名可以不要但英文名一定要,香港公司英文取名只能以Limited或CO., Limited結尾,不可以用CO., LTD結尾。

最後,時報君想要說一句,炒港股,記住代碼比記住名稱要重要得多,多提防頻繁更名的個股。

綜合分析,以上個股不少都具備老千股特徵:

1、股價長期在1港元以下,特別是在0.5港元以下的比較多,市值多以10億港元以下居多;

2、市盈率、市凈率超低呈現「超值」假象,但股息回報率也超低,極不重視股東回報;

3、經常供股、拆股,10合1,1拆50等;

4、業務特徵大部分是證券、房產投資及其他股權投資、經濟、融資等業務,另外也有部分有明確主營業務,如農業、高科技等讓投資者看不明白的業務;

5、長期不分紅;

6、股票名字經常改名。

證券時報小程序上線了!海量財經資訊、個股行情公告、熱點話題直播,盡在證券時報小程序!戳我速度圍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