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福荣:滨海山城之旅之五 •潜水艇与标志建筑(报告文学)

 温馨微语 2021-03-12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王福荣


海参崴城市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139年,(1880年沙皇决定在这里建市)但它却像很多的欧洲城市一样,建有很多广场和纪念碑:这些以历史英雄命名的地方,在诉说着过去的往事和曾经的辉煌。

这个二战胜利广场周边的墙上,镶嵌着一块块表现太平洋舰队战功战绩的浮雕。一座石头塑造的坦克底座上铸造一个坦克上部伸出的炮筒,另一座炮台型的石座上面是一挺大炮,几个俄罗斯小孩骑在炮筒上摇那上面的升降手柄。中间,有一盏不灭的火炬,在诉说着什么。


C-56潜水艇博物馆,其实是一支二战时淘汰的潜水艇,就建在这个广场的下面。C56潜水艇长77米,宽5米,潜水深度44米;C代表了二战,56表示了56个指战员。共击毁了德国军舰十余艘,击伤二艘,而自己丝毫无损。这个在二战中功勋卓著的潜水艇退役以后,俄罗斯人不舍得拆卸,而是把它打造成一个军事博物馆。当时可能也不会想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观光旅游的亮点!。

里面太闷太热,通道狭窄,呼吸都困难。我赶快退了出来。

紧挨在广场上面的海参崴凯旋门,创建于1891年,30年后它在苏联时期被毁,经过近100年的时间后人民决定恢复历史,重新翻修,现在是海参崴市的标志之一。凯旋门结合了欧洲凯旋门特点和俄罗斯建筑风格,非常漂亮。是亚历山大三世为自己的父皇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所修。而这个凯旋门,却是中国人一个心痛的地方!

 我们吃过午饭来到列宁广场。据说,这是整个俄罗斯唯一的一尊列宁雕塑!仰望这个这个比我爷爷还要大一辈的世纪伟人、中国人民的崇拜者、曾经准备把远东滨海地区归还给中国的老朋友,禁不住肃然起敬!他依然扬着那已经习惯扬起的手臂,仍然被海参崴人奉为永久的纪念,心里难免为这个老爷爷感到庆幸。他成功地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政权,为俄罗斯民族走向世界巅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那个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的统帅,这里为什么没有他的雕塑?

列宁广场东侧是市政府和海参崴最大的百货商场。这里,也是海参崴的市中心。很敬佩俄罗斯人的文明素养!这里没看见一个人在走路时抽烟,更不可能看见有人随地吐痰;听不见有人高声喧哗,很难听见有汽车在鸣喇叭。这个不大的小城,将近有一百万辆的车!

海参崴火车站,是远东最大的陆港火车站,也是海参崴这片土地上最具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一座建筑,它外观精美古朴,充满贵族气息。

走在跨越铁道的天桥上,俯看第一台穿越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蒸汽火车头,眼望 9288km纪念碑,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陆港火车站,是是横跨欧亚大陆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铁路。(西起莫斯科,东至海参崴,穿越87个城市、16条河流、总长9288公里。)

东正教,是基督教其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海参崴的东正教堂外观金碧辉煌,顶部蘑菇头型,是海参崴又一座标志性的建筑。



金角湾跨海大桥是海参崴的著名景点和标志性建筑。来海参崴旅游的游客都会听导游讲它的故事:

为了迎接2012年在俄罗斯海参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解决通往会址所在的俄罗斯大岛的交通问题,俄罗斯政府在海参崴需要修建两座跨海大桥:一座是金角湾大桥,另一座是俄罗斯大岛的跨海大桥。

 金角湾要建立一座V字型的斜拉桥,V代表胜利的寓意。但是建桥存在着技术上难点,需要跨越海峡,连接着两端的陆地。主跨737m,总长1388.09米,桥面宽28.5m,两主塔高226.25m。由于普京大帝的强势拍板:三年的时间内,金角湾大桥和跨海大桥必须完工。就此,缔造了海参崴建筑史上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可在我看来,这座有着海参崴地标之称的跨海大桥,其实不过就是横跨了一个很窄的海湾。与中国业已通车运行的港珠澳大桥,简直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无论如何,金角湾大桥和俄罗斯岛大桥,确实缓解了往返于三岛之间的交通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注:文中插图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福荣,网名:明月松,笔名:青莽,牡丹江人。喜欢文学,曾有多篇散文作品在报纸及杂志发表。现在仍然筑码文字,充实快乐每一天的生活。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