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鞠良:再读《庖丁解牛》有感

 温馨微语 2021-03-12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盛鞠良

《庖丁解牛》是我们初中课本中的文章,那时我因考试要求背而刻骨铭心外,感受最深的就是:哇噻,这个厨师真牛!
随着年岁的增长,所经历的事多了,也能沉下心来思考了。今天我再次细读了《庖丁解牛》一文,有了更多的、更深的感悟!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想真是这样的。《出彩中国人》这个栏目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湄潭永兴的蹄膀和板鸭,新舟的卤鸭,遵义虾子羊肉粉,贵州老干妈等,只是一些简单的小吃,但他们却都能做成大事业!说远了,还是回到《庖丁解牛》来。请想一想,一位厨师,一位制作全牛宴的厨师,居然能受邀单独为文惠君(当时魏国的君主)表演杀牛,并且还得到其褒奖,那得多牛?那得要多高的水平?之前得有多出名啊?
虽然行行出状元,但要成为状元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你得要热爱自己的行当,既然选择了,那就热爱之!只有热爱了,你才有成为状元的决心。光有决心也还不够,你还得用心:用心学习!用心实践!你看那庖丁杀牛情景,居然每个动作都符合韵律,杀出乐感和美感来了,如果他不学习音乐,如何能办到?他还把杀牛当做自己的“道”了,如果他不学习,如何懂得“道”。再看他和文惠君所有的对话,真的是“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语言表达顺畅通达,简直就是一个会下厨,会杀牛的文学家、言说家啊!所以他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而且他杀牛,已经不需要用眼睛看,跟着感觉走就可以了,他平时得多么的用心啊?要用心记住牛的每一个部位、每一块肌肉、每一块骨头、每一个关节;甚至还得用心体会用刀解剖不同结构时的所需力道和感觉。在投篮或者打靶时我就想:只要我们用心练习多了,大概也能做到不用眼睛看,就凭“第六感”也能“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了吧!庖丁光杀牛就干了十九年,杀了数千头之多,所以他不仅能轻易而举的解剖牛,还不伤刀。我想除了熟能生巧外,他一定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能会很难,其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失败,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这体现了成功的另一个秘诀:“决心和毅力”!只有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才有成功的可能!
《庖丁解牛》最想表达的重要意思却不是这些,而是要顺其自然,不盲目蛮干。文惠君从其间明白了养生之道,今天我们要身心健康,也很值得借鉴。不仅如此,我们还应从其间体会出做人做事之道:无论是身处社会、单位、学校或者其他场合,只有做到自觉的遵守其规矩和法度,不故意去触墙、不去踫硬、较真,那我们也才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学好本领,做好自己的事,避免和省却好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就能节约自己和他人多少的时间、精力、金钱啊!
注:感谢挚友李大奎帮忙修改、润色。

作者简介

盛鞠良,笔名:盛歌、愚乐;铜仁袁家寺骨科医院医生;曾从军20年。山野一杏翁,田园一诗农;诗作积极向上,染浪漫温馨!有数百首诗词在文心社、今日头条、温馨微语等网络诗刊交流发表;有枫叶飘朗诵《诗画南江大峡谷》、红鹰朗诵《端午》《老家的那一棵松》等;有的诗词为林羽先生谱曲交流;在土豆网、360、百度等可以搜到(输入盛歌作词或者盛鞠良)。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往期链接

盛歌:冬至感怀

盛歌:买盐花生的感概

盛歌:一畦小白菜

盛歌:橙子熟了(外两首)

盛歌:夕照晚景(外一首)

盛歌:梵天净土梵净山

盛歌:拾梦廋西湖

盛歌:要是你爱我,就请大胆说(歌词)

盛歌:黔西河畔之恋(外一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