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贝春,让我的思想在酒文化中倘佯

 燕鼎文化 2021-03-12

过了今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我就年入半百了。我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文,无论是朋友到家做客,还是在单位开会,一旦来了神经的思潮后,非得写下来不可。每到这时,我不是把朋友独留在自家的客室,就是为掩饰自己在会场上的走私不被领导批评而假意装作进行会议记录,可真正的文字却是我当时灵感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常常半夜灵感来了,忽地起床打开电脑写起来。多少次,妻子因被我搅了好觉,满脸的不高兴,嘴里一个劲地数落着我,说我是神经病;另一种则是好酒,我喝酒分为两种现象,一种是写文时,旁边桌上放着一杯白酒,边写边饮,自我有一种酒酣文思泉涌的感觉,另一种是受朋友相邀或是我约朋友在酒店内,在这种场合下,我从不作假,是放开酒量的,直到和朋友喝得畅快淋漓了为止。其实,文和酒它就是一对孪生兄妹,在它们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着独特的文化因子,并且也都发散着迷人的文化芳香。因此,在我五十年的日子里,有着五分之三的生命都是以文和酒为伴的。

这些年来,对于好酒的我来说,喝过无数种品牌的酒,东西南北各地产的佳酿也品尝过不少,但是,却从没有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机会到访酒厂去亲眼看一看酿酒的全过程,这怎能不说是我心中的一大遗憾呢。

这次,有着“北方茅台酒”美誉之称的山东德州武城县古贝春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圆了我的这个梦。四月十五日开完了“古贝春杯”河北省首届散文征文颁奖大会后,我们在省作协领导的安排下,吃过了午餐,便乘坐上了大巴,从石家庄出发,一路朝着山东德州武城县方向行驶而去。此时,正是仲春天气,鲁西北广袤的原野上,经冬的土地在徐徐的暖风吹拂下早已松泛了,桃李树正是放花季节,映着春阳放散香气,柳树嫩枝条上长出绿叶,大田里的麦苗儿也长老高了。望着大巴窗外鲁西北原野上的那春光潋滟的景色,我的心不知不觉地漾上了喜气。当我们乘坐的大巴到达德州武城县时,时间上已是下午四时之余。大巴开进厂区,但见座落在厂大门左侧的古贝春湖在斜阳的映照下,湖水微波荡漾,几只雪白的鹅子正在湖中戏水玩耍,湖畔上翠柳依依,一丛丛似竹似苇的苇竹长满了湖的四周,一架古香古色的曲径回廊在湖面上由南向北贯穿,布局建筑形状及其讲究,其每一点每一眼都点缀出古典文化的韵味。整个厂区,花园式的环境给人幽雅恬静的感受。我们的大巴车在座落在厂区中央的古贝春酒文化馆前停了下来,打开车门,顿感到空气中有着浓郁的原始酒香的味道迎面扑入鼻中,好酒的我,由不得自己,或许是经不住那酒香的诱惑,深深地吸了一口扑鼻而来的清新的浸入自然酒香的空气,顿感觉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享受,五脏六腑无不充满了快意,有些飘飘然似置身于仙境一般。文化馆前,是具有古贝春文化特色的公园,叫百诗苑,百诗苑里植物茂盛,繁花似锦,竞相开放,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纵情,花丛中,矗立着一块块观赏花石,花石的上面,雕刻着与酒相关且有着生命意义的诗词名句,其中山东诗人桑恒昌的诗最多。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行参观了古贝春酒文化馆。古贝春酒文化馆是个三层楼的高大建筑,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关于酒文化以及与古贝春酒有关的文化展品。在这里,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古贝春酒业集团匠心打造的具有“古贝春酒文化”特色的实质与内涵的体现。一进展厅,酒祖杜康面容沧桑的青铜色的雕像端庄地坐落在门庭的正中,那神态是栩栩如生的一副醉态样,且又淡定从容地望着我们这些来者。一些出土的古代盛酒器具带着远古的气息,陈列在玻璃制作成的橱窗内,还有一幅幅展示着酒文化的大幅国画挂满了展厅的四面墙壁上。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听着讲解员的叙述,我沉入了思考。是啊,酒文化,这奔腾的汩汩之河,从酒祖杜康造酒开始,已经不息不灭地流淌了几千年,它的每一滴酒里都渗透着历史的故事,它的每一滴酒都散发着历史的芳香。是的,中国酿酒,文化源远流长,商代的甲骨文有形象的记载,而后晋代“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成芳”的史籍佐证,经唐、宋、元、明、清而至当代的蓬勃开拓,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发展。由此我敢断定,酒,自其诞生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酒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浸淫,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和文化人格沉淀了太多酒的激情,酒的喜悦,酒的伤感,酒的启发和酒的刺激。的确是这样的。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就是因了这酒缘,我们这一行人来到了这里,在这里找寻到了与酒文化有关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文化馆的二三层楼的展厅,二、三层的展厅留有国家领导人及各界文化名人对“古贝春酒”赞美的墨宝。面对着这些叠叠的题辞、诗赋、绘画,我认为,美酒是需要文化滋润的,自古以来,酒都是与文化密切相连。王羲之的兰亭聚会,是在酒兴时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被世代传承。李白斗酒出诗,一生写了上千首,被称为酒仙、诗仙。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堪称千古绝唱。在中国,历来文化与酒是密不可分的兄弟,酒的发展是世俗,又是文化,可以说酒的发展也是文化的发展,酒文化的高低决定着酒品位的高下,掺入这么多墨香,有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贝春酒怎能不光彩四射,独占鳌头呢?

晚宴,我们受到了古贝春集团领导的热情款待。宴席上,我们当然喝的是古贝春酒。喝古贝春,我自然会想到所谓的酒文化。谈到酒文化,常言道:文有文德,武有武德。饮酒自然有酒德。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古代饮者就注重酒德,这是中国之所以没有饮酒成为社会公害的关键所在。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总结,王朝失败于酗酒,第一次提出饮酒要限制的主张;春秋时期,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对饮酒有了鲜明的个人见解“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说,饮酒以不醉为度,每个人都可以喝不少酒,但应以不酒为限。当时的“君子”对饮酒的态度是“酒以成礼,不继为谣,义也”,这里的“谣”是指饮酒过量,为了保持酒德,古人还专门制定“酒礼”。《礼记·乐记》中说道:“一献之礼,其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所备酒祸也。”这里说的是在繁冗的礼仪中,采取延长每喝一盅酒的时间来防止酒祸。当时饮酒之礼规定得很具体,规定能饮酒的人,可以饮,不能饮酒的人,可以不饮,绝不可以强灌,饮而成欢,不生是非。

与我同桌的克楠、凤池两位兄长,我们相知在岁月文学论坛中,经过多年的交流,我们早已成为了文字上的挚友。这次相遇在古贝春酒宴上,难免要多喝上一些。凤池兄可以说的上是个美食专家,也是位品酒大师,更是个酒量超大的酒魁。他操一口浓浓的冀东唐山口音畅谈在酒宴上。他的话题多与酒趣有关,当然了,这些有他从文中学来的,也有他在社会上的所闻所见,更有他自己的亲身涉足。酒宴被他渲染的气氛热烈,一项沉稳的克楠老兄耐不住寂寞,竟然兴奋离席敞开双手,亮开了自己宽厚的嗓音,高唱起他蒙古老家的一曲酒歌来,结果惹来了一阵阵的掌声。我们的心情在酒酣中近乎于疯癫,绝诗绝句都出来了,这一切可以说都是浓香的古贝春酒惹来的祸。面对着这般场景,我不由得心中涌起万分感慨。古代传说“文王饮酒独钟,孔子百觚”,王充论衡语增篇就大加驳斥,他说:“文王之身如防风之君,孔子之体如长狄之人,乃能堪之。”且“文王孔子乃率礼之人也”,何至于醉酗乱身?李白诗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之词,就连清代的百科全书——《康熙字典》也做过这方面的记载,“失水则醉,如一堆泥”,跟有些人醉后的姿态很像,于是,人们就习惯用“醉如泥”一词来形容一个人醉后的形态。就我孤陋的见闻所及,无论是“青州从事”或“平原督邮”,大抵白酒一斤或黄酒三五斤即足以令任何人头昏目眩、粘牙倒齿。惟酒无量,以不及于乱为度,看各人自制力如何耳,不为酒困,便是高手。先人老子告诫孔子:饮酒要量力而行,做到不沉、不淫、不湎、不酗,微醺可以,这样才能得到饮酒的真趣。我们今天的状态正如老子告诫孔子忠言一般,微醺中我们真正得到了饮酒的真趣。

无论是史料的记载还是故事的杜撰,无不告诉我们孔子当年是酒中魁首,而我不知道当年孔子到底喝得是什么酒,但我觉得孔子是山东人,而古贝春酒恰恰诞生在山东省德州武城县,或许,就因为有了这个缘故,酒酣的我竟然断言地为孔子下了个结论,当年孔子喝得那酒定是现在的古贝春酒。其实,奔腾不息的古贝春酒的河流,文化的芳香不仅来自大运河那坚实宽敞的河床,更有那无数的达官贵人、诗人画家、专家学者被它吸引,为它歌唱。就是那些文化的因子,如酿酒必需的活性干酵母一样,全已渗入到了这古贝春酒中了。我怀着对历史的敬意,带着探求的欲望无限畅想,我想,也就是有了这文化酵母的发酵,如今的古贝春酒怎能不更加醇厚和芬芳,孔子当年没有理由不喝这古贝春的酒。的确如此,古贝春酒至今坚持悠久的古法酿酒工艺,在众多酒业同行中独树一帜。酿酒的第一道工序是配比粮食,将大米、糯米、玉米、高粱、小麦等谷物按比例配比好,碾成细渣,拌入酒曲,再进锅蒸,这样有利于发酵。半熟的粮食出锅后,要晾晒,这是酿酒的第二道程序,也就是搅拌、配料、堆积和前期发酵的过程。经过在长方形发酵池中发酵后,在精心酿造、科学勾兑,经长期储存后,具有香浓、醇甜、甘美,回味悠长等特点,实属酒中上品。

酒,是一种传统饮品,也是一种现代商品,能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即如酒界热衷的“酒文化”、“文化酒”,在如此众多的商品世界,实不多见,说明了国人传统饮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且与人们生活的密不可分。古贝春酒在人们的生活中亦如此。

当晚,天空青悠悠的又高又远。一片繁星闪闪烁烁。我和几个朋友带着酒兴乘着夜色,走在了厂区著名的诗酒大道上。诗酒大道,顾名思义,当然是与诗和酒有关的有着某种意义上的通道,充满了文化的味道。夜色中,我用一个醉者的眼光,打量着矗立在大道两旁,那一尊尊从历史中走出来的雕像,有一种心旌摇荡的感觉,仿佛灵魂脱壳,一下子从现代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并且一路上不断地求知和探索与酒有关的文化。而真正让我感觉到的是,酒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太高了,没有酒就没有新世界!没有酒,就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思想、哲学、文学、绘画、音乐、艺术、书法等等就会死气沉沉毫无出路,就难发挥超常的想象力和灵感,人类也就不能进步!没有酒,人们茶前饭后将无所依;没有酒,人们就没有胆量决定、求爱、打仗和雄起。总之一句话:没有酒,人类将进步得很慢!中国人自古总爱以文武论道,再掺加上酒的力道,三者合一,更加渲染了一种神奇的色彩,从而也演绎出了一段段传奇的故事。如果文人不爱酒,他就显得不那么有才华!从此也就没有了王羲之饮酒赋诗后挥就《兰亭序》,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欧阳修自号“醉翁”的典故。还有那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所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以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曹操、李白、辛弃疾等在醉后挥着剑,哼着诗歌的翩翩起舞。这一一部文学史,无不充溢着浓浓的酒味儿。如果武夫不爱酒,他就显得不那么可爱!古文学中的人物,像张飞和李逵,性格虽惹人厌,但还好会喝酒,就应为他们喝了酒和喝了酒所行的事是那么憨,那么正义,所以人们说他们可爱极了。再像武松和鲁智深,如果不会酒,他们的故事将显得硬邦邦!其实草莽武夫也是文化中的一种,同属我们的记忆思想里。或许读过许多书的缘故吧,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想到一幅幅经典的肖像,如纣王饮酒作乐、刘邦赴鸿门宴、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烂醉如泥、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花间一壶酒、武松醉打蒋门神、林冲枪头栓酒葫芦、宋江喝毒酒身亡、李寻欢边喝边咳嗽……无论是历史的,虚构的,不一而足!

这就是与酒有关的文化历史。

那晚,我酣醉在古贝春酒的文化中,并且醉眼朦胧地看见,古贝春酒业集团生产的系列酒已汇成一条具有着古贝春特色文化含蕴的大河,它翻腾着浓郁着文化窖香的波浪,跳跃着,欢腾着,流向大江南北,流向大洋彼岸。它流向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乐;它流向哪里,哪里的生活就溢光流彩,生气无限……

作者简介:张立国: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鲁迅文学院2005届(函授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名人名企文学院副院长兼执行常务副秘书长、河北省散文学会理事、《散文风》杂志社责任编辑、张家口市作家协会理事、张家口市文学院、《长城文艺》签约作家、张家口市诗词协会理事。

燕鼎文化公众号2019年十一月推送文章

排行榜
依据文章推发后七天的阅读量,取前三名

第一名    姚占威   《颍川先生和我的文学梦》  1150

第二名    肖建军  《遇见你,真好》       606

第三名    高建成   《一只好面子的狗》     583

燕鼎文化公众号启事

为鼓励广大作者多出精品,进一步促进燕鼎微信作品质量的提高,本平台在2019年度实行月榜和年终榜奖励机制:一、每月阅读量前三名和全年总排行前二十名的作品入选《燕鼎文化书库.燕鼎文化优秀作品集》;二、对每月阅读量第一名和全年总排行前六名的作者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并优先签约成为燕鼎签约作家。

月榜阅读量以当月推送的文章7天的统计数字为准,依次评出第一、二、三名,并于次月在公众号的显著位置公示一个月。年终榜阅读量统计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底,3月份公示一个月。

燕鼎文化编辑部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联系电话:13111688191 刘剑新

13501001691 陈玉泉

投稿邮箱:ydwhtg@163.com

请您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燕鼎文化”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