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就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素心人的事 2021-03-12

我就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每天乐此不疲地倒腾那些书们:下班时总要塞几本书回家,打算晚上饭后睡前读几页;第二天早起上班收拾书桌,又顺手把书带了走,留待课余阅读。报纸也是的,就这样拿过来带回去,如此消磨,末了,仍是读不完呐,我就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啊。可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活着,总归要在无止境的庸常琐碎里消磨光阴,如果能够找到自己乐意为之的琐碎,每日的庸常就充满了不请自来的期待。靠着这一点喜好的微茫,照亮我疲于应付躲闪不及的世俗,再多的繁累也可借此稀释或冲淡。不要企图为每一件不得不做的事寻找“意义”,所谓的意义就是非如此不可,已化在了每个人的脾气里。而即便能够潇洒地放弃手上这块石头,还会有其他石头顺势而来;也就是说,无论你推或不推,石头,总是在的——那不如索性找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来推。

李娟的《羊道》系列读完了第二本,春牧场。篇章少于另外两本,多数文章曾在笔会的同名专栏上读过,这就是我想说的,读报的意义:通过阅读笔会文章所熟知的那些作者背后都有著作的支撑,对喜欢的风格类型一路追索进而由碎片化的报章浅尝开启纸质书的饕餮盛宴。由报纸的“点”,连成阅读的“面”,最终使得这些风格气质不知不觉在自己下笔之时氤氲荡漾,总之,知道了什么样的文字是好,以及怎样让自己的文字更好。尽管,读书作文不为稻粱谋,只当是一种个性化的活法儿而已,却也是非如此不可的选择,但这能让我之为我,不得不说,也是不亦快哉之事。我们之所以喜欢某类风格及作者,其实,喜欢的远非文字本身,因为最好的文字讲究的不是词汇句法的驾驭技巧,而是生动丰富的生活帮助作者撑起文字饱满的风帆。这是两本李娟读下来给我的深刻体会。再想到南京毕飞宇曾说,老式写作靠的是生活经验,新式写作靠的是阅读经验(大意如此)。李娟写作之特色正在于她笔下有生活,而这种生活经验又是城市文学最为缺乏的,读者可以感受那种贴近地面的飞翔,文字的力量就应该这样,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脱节,不矫饰,不泛爱,不跟风。

有些事,喜欢得让人停不下来;读写于我,即属此类。所以,这块滚石日复一日在手上摩挲颠倒,我也为之痴迷癫狂。

图片来源:我曾经的后花园——松江醉白池公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