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农村部:2021年雨水、主要害虫预测!

 王传皓皓哥哥好 2021-03-12

最新了解到:各地区预计2021年生长季热量高于常年,对农业生产有利。年景评价,综合各月气候情况分析,2021年为平年偏丰年景!

总趋势:预计2021年3—10月全局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降水量比历年偏多,降水量在520—600毫米。平均气温12.1—12.5℃,比历年高0.0—0.3℃。

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2650—2850℃,比历年高25.0—85.0℃。无霜期151—153天,初霜在9月25日—10月2日左右。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年年景分析:

1、春季气温高,降水与历年持平略少。但由于2020年秋季雨水大,冬季降雪量大。初春季可能出现涝象,对春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是降水集中期,且分布不均,多伴有雷雨、大风、冰雹、低温冷害、洪涝及台风等恶劣天气出现。

3、秋季气温高,降水与历年持平或略少。有利于农作物收获及秋整地工作的完成。

4、预计今年生长季热量高于常年,对农业生产有利。

5、年景评价,综合各月气候情况分析,2021年为平年偏丰年景!

不过农业部提醒,受雨水以及气候的影响,这些害虫就要注意,提醒农户做好准备。


1、草地贪夜蛾

根据2019—2020的全国大范围监测调查结果,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为害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从发生面积看,西南、华南等周年繁殖区,发生面积占比在80%以上,长江中下游、江淮等迁飞过渡区,发生面积占1-2成,北方重点防范区发生面积占比不足1%。

图片

图片

从发生县点分布看,2019—2020年见虫县共计1,645个,2019年有26个省1,541个县,2020年有27个省1,423个县,两年均发生县占发生县数的80%。

图片

预计2021年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呈重发态势,需重点防控;南方成虫发生期,遇适宜的东亚季风或台风事件,可助力虫源北迁,西北、黄淮、华北和东北需加强防范;预计全国发生面积为2,000万亩以上,防治面积为3,000万亩次以上。

图片

防控指导:防治草地贪夜蛾,可以用农业部指定用药,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防治,再加上其它生物源农药,在往年的草地贪夜蛾防控中发挥了卓越的效果,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图片

2、蚜虫、飞虱、粉虱、蓟马等害虫

虽然今年有“拉尼娜现象”,但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2021年春季、夏季以及秋季还是会比往年偏暖,这些气候条件都会影响害虫的活动与繁衍。同时另一方面,这些害虫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如果单一依赖化学药剂,最终会导致“无药可用”的局面。

图片

防控指导:可以使用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进行生物防治,同时可以搭配噻虫嗪等产品,减量化药、延缓害虫抗性产生,持效与速效相结合,防治更高效。

另一方面,发展农田景观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在大时空尺度范围内进行生态岛、斑块、廊道等多种生境的设计与布局,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控害保益功能,实现从靶标害虫控制到作物-害虫-天敌食物链的调控。

图片

3、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为害趋势逐年增加,这跟同样日益增加的设施种植面积挂钩的。大棚蔬菜因为生产需要,往往很多菜农没有选择歇棚,而是一茬完了马上就是下一茬,这样就会把很多的病菌、线虫卵带入下一茬,导致下一茬作物长势不好,病害多发,减产严重。

图片

同时,不规范使用粪肥如生鸡粪,也是引入线虫的一大源头,建议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防控指导:可以采用淡紫紫孢菌防治根结线虫,淡紫紫孢菌能够寄生线虫卵,提前随肥施用,可以减轻线虫基数。同时淡紫紫孢菌还能分泌类似吲哚乙酸的物质,低浓度下促进根系生长,利于蔬菜扎根定植。线虫严重的老棚区,还能搭配噻唑膦、阿维菌素等产品。

其中,草地贪夜蛾、草地螟、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麦蚜虫等迁飞性害虫和二化螟、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将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70%以上的产区构成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可造成30%以上的产量损失。

近年来,化学农药使用的总用量持续下降。2011—2019年农药使用总量(折百量)由31.3万吨下降到26.3万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成为主打农药。

所以,为了2021年得到一个好的收成,虫口夺粮,防止重大害虫造成农作物减产,我们一定要早做准备,科学抗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