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证抚顺丨此丘多更迭,一碑两重天(作者:李想)

 陋室夜读 2021-03-12


征稿启事

图片

好友战志云飞问我抚顺劳动公园城址在哪,他想去看一看,这是他转遍抚顺市区的历史遗迹后,剩下不多的还没有去过的地方。因为抚顺劳动公园城址作为辽宁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城类)的单列项目,在2018年1月公布了。

我以前查阅过相关资料,知道劳动公园城址在哪,就是凤翔路以北,友谊宾馆的地方,可是如今那里一点也看不出城址的痕迹,我只好告诉他城址现在不存在了。

如此简单的回答他自然是半信半疑的,为了让他彻底相信,我联系了抚顺文物专家张波老师,并且让张老师亲自回答战志云飞。张老师得知我要带他看劳动公园城址后劝我不要去看,他说那里已经面目全非。我个人也觉得,与其要去看劳动公园汉城遗址不如参观友谊宾馆。

图片

那么什么是劳动公园城址?它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呢?劳动公园城址原本是浑河南岸一处山丘,旧称钓鱼台,从北向南有两座小丘,日本人将北侧的命名为“誉丘”,南部的命名为“泉丘”,并在鞍部被修了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就是现在的凤翔路。当年这条马路上还建了一座连接“誉丘”和“泉丘”的人行铁桥,现在铁桥虽然已经拆除,但是一侧的基座还存在。劳动公园城址就在“誉丘”和今凤翔路之上。至于劳动公园城址的演变历史,中日考古学者都写过研究文章,并且对于此遗址的定位也有所争议,有的人认为这里是玄菟郡第三迁址,有的人持否定态度,我没有在这方面做过研究,自然无法判断,况且城址经过近百年的施工,已经没有痕迹,更无法做深入挖掘。对于劳动公园城址的破坏,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

图片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誉丘”,本是一座荒山,山上只有一座纪念碑。1935年,日本人在“誉丘”上修建一座名叫琥珀泉的宾馆,宾馆修建过程中,在地下五尺深处发现有陶片,日本学者便对此地进行了考古挖掘,继而又发现了“子母砖”,“千秋万岁”瓦当,云纹瓦当,绳纹陶罐,板,筒瓦,铁刀、斧、铲,铜镞等。“千秋万岁”瓦当在吉语文字瓦当中流行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它是吉语文字瓦当中出现时间最早的瓦当之一。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由于此前在辽阳和朝鲜乐浪曾出土过相同文物,日本考古学家得出该地为汉代遗址的结论,并认为这里是玄菟郡第三次迁徙的落脚地。

次年,在“泉丘”上修建净水工程时又发现了汉代人居住遗址,并且发现了长约三十公分,宽约二十五公分的烟道和火炕,烧火口附近堆积着煤渣和煤灰,证明了至少在汉代时期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煤炭进行烧饭和取暖了。户田宽于1937年在《满洲史学》上发表了《抚顺永安公园誉丘遗址发掘报告》。斋藤武一在《满洲史学》上发表了《抚顺永安公园誉丘遗址》。接着渡边三三在1938年出版的《抚顺史话》记录了发掘的文物及过程,并认为此地为玄菟郡第三迁址。同时也说明由于“誉丘”之上土木工程的建设使得遗址遭到破坏,房址难以确认,不过通过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推断该城址为位于东北最北部的汉代土城。此外还表明,城墙已经残破,没有保存必要,继续将琥珀泉宾馆建成。于是,劳动公园城址经历了第一次挖掘,也经历了第一次破坏。

图片

建国后,琥珀泉宾馆改为抚顺宾馆,1957年在原建筑的南侧修建了一座三层苏式风格的大楼,修建时并未进行考古发掘,而是深挖地基,广扩面积。这时劳动公园城址遭到第二次破坏。新建后的友谊宾馆作为各国政要和友人在抚顺的首选下榻地之一,是集餐饮、住宿、会议为一体的大型酒店,领导人毛泽东在1958年视察抚顺时曾在此楼前留下过合影。

1985年6月,抚顺友谊宾馆领导为了缓解床位少、功能单一的情况,并向三星级酒店进军,与香港利达铝制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在日伪琥珀泉宾馆原址上兴建了现在的A座。当时市设计院负责设计图纸,市建二公司承担主体施工,香港利达公司负责装修。建筑主体部分地上七层,局部地上九层,地下建有人防工程。1988年5月宾馆试营业。

图片

关于80年代友谊宾馆这段历史,我听抚顺历史专家佟达老师提过,他说在拆除山北侧的日伪建筑后,西侧挖掉了很大一部分山坡,从中也发现了汉人居住遗址,80年代经过考古发掘后就被建成了宾馆A座。由于这是中港合作的项目,没有人能阻止这项工程,因此劳动公园城址遭到了第三次破坏。

1999年8月,友谊宾馆领导决定拆除1957年的建筑,在原址建成B座,向四星级宾馆进军。2000年12月25日,B座建成试营业,次年宾馆晋升四星级涉外旅游宾馆。就在新建B座的过程中,再一次加大了对劳动公园城址地表土挖掘,使其遭到第四次破坏。B座建成至今,友谊宾馆建筑群没有再经历大拆大建,只是部分外立面和大门有改动,可是多年栽种绿植和铺设地下管道已经使城址难以看出原来的面貌,城墙基本不存在,城墙内在翻地后能找到陶器残片。

图片

即使劳动公园城址在近百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友谊宾馆后山上,至今还还保存着那座纪念碑,此碑现名为“抚顺解放纪念碑”,原名为“表忠碑”,建成于1924年,1948年抚顺解放后在原来基础上更换了碑文,添加了碑名牌。此碑在2002年被评为抚顺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抚顺解放纪念碑”上还保留着更名后的碑文牌,内容如下:


抚顺解放之战

图片

1948年10月31日的黎明,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师,经过不到八小时的战斗,胜利的解放了工业基地之一的抚顺。在当天正午全部击溃盘踞抚顺的最后一批蒋匪军,逃窜的逃窜,投降的投降,抚顺宣布全部解放。二十三万市民,尤其是占半数以上的工人及其家属,得从饥饿、迫害之中苏醒过来,矿山工厂也从几乎停顿的情况下,重新回到人民的手里。

图片

2003年抚顺社科院编著的《丰碑》一书对此碑的外观有了简单的介绍:

抚顺解放纪念碑位于抚顺市新抚区永宁街(现抚顺友谊宾馆山上),建于1948年11月,纪念碑座北朝南,碑基正方形,边长12米。基石南边有2层共8级石阶,二层石阶之间为一段缓步。基坛之上为三级碑座,边长由下至上分为7.5和2.5米。碑身呈方尖锥体,通高12米。碑身正面自上面下刻“抚顺解放纪念碑”7个大字由当时担任中共抚顺市委代理书记、矿务局局长王新三书写。第二级碑座镶嵌的一块长方形铜板上刻纪念碑碑文,全文共153字,叙述抚顺解放的历史过程。

图片

但是“抚顺解放纪念碑”前身“表忠碑”碑文鲜有人知,我也未曾做过研究,直到平顶山惨案纪念馆金辉副馆长向我要“表忠碑”碑文才引起我对此碑的研究兴趣。这样一座建成至今有百年历史的纪念碑,不同时代里被不同的主体利用,更换了两次名称,充满了历史研究价值。我查阅了1938年原版的《抚顺史话》,里边记录了表忠碑碑文,并且1993年,社科院研究员尉常荣将原版《抚顺史话》进行翻译,“表忠碑”的碑文译文如下:


“表忠碑”碑文

图片

回顾日俄战争,参加奉天大会战之我最右翼之鸭绿江军及小原旅团,同盘踞以抚顺城为中心绵亘东西之天险的俄军鏖战,最后于明治三十八年三月十日占领此。

抚顺拥有世界罕见埋藏量极为丰富的煤炭,日中两国之民赖以共存共荣、同享幸福,诚可谓天惠无比之宝厍。

战事早已结束,春去秋来距今已二十载,我国国民立渐习于太平之享乐,对国难至沓之际用宝贵生命换来的战绩日渐淡忘。中华民国之百姓对此战役之由来也是茫然。山河依旧,话当年,对殉国将士建树的殊勋犹如同枯骨同朽,不胜慨叹。

大正十三年岁在甲子,恰值抚顺新市街建设之第年。经在此地居住的日人商定,在当年激战中心地点永安桥畔钓鱼台之胜区建碑纪念,永吊忠魂,传其功烈于后昆,盖以此振作士气,并以资教化世道人心云尔。

大正十三年三月十日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理事

抚顺炭矿长梅野实撰   

图片

图片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立“表忠碑”的目的就是记念在日俄战争中牺牲的日军,这是在日俄战争二十年,抚顺新市街开工建设之际,时局相对太平的年代,日本人对占领别国后的感怀。日俄战争中日军与俄军经过激战,双方损失惨重,日本人可以给他们牺牲的日军立碑,但不应该立在中国,这就相当于日俄双方将中国领土作为战场后,又将中国领土作为祭奠阵亡将领之地,实实在在地将中国领土据为所有。

这座纪念碑在建成的百年里有过两次更名,每次更名都带有浓重的划时代意义,日本人建成“表忠碑”,名义上记念阵亡日军,实际代表日军占领抚顺,中国人改成“抚顺解放纪念碑”,直接地阐明了中国人们收复抚顺的能力,用日本人建成的碑改成记念中国的碑,不仅是对建筑物的有效利用,更是响亮地反击了日本侵略者企图殖民东三省的野心。

图片

2013年,我曾到友谊宾馆后山上去看纪念碑,那时通往后山的路上还没安门,安门后我去过几次都没赶上门开的时候,只好联系友谊宾馆赵军副总经理。13年的时候我还在纪念碑附近发现了一座木亭,已经残破不堪,听赵经理讲述才知道这是20世纪50年代友谊宾馆建成时所建的中式凉亭,这座凉亭在去年倒坍,原地新建了一座凉亭。

利用这次看纪念碑的机会,我仔细地观察了周围,这是一个东北高、西南低的山丘,友谊宾馆建筑占了半个山丘,并且在建筑与山丘之间有一条马路,呈十几米的落差,这说明在建现存的友谊宾馆A、B座时果然挖掉了山体的一大半,劳动公园城址名存实亡。不过我在山上有两个发现,一是日伪时期琥珀泉宾馆的残墙,二是高句丽时期的陶片,残墙也不是一面完整的墙,仅仅剩下一个承重柱的地基部分,高句丽时期的陶片确实不少,可惜各种绳纹陶片散落一地,无法拼成一个完整的容器。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山上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东西——半块椭圆形的石头。这石头虽然普通,但是石头中间凸、两侧凹和子母砖的子砖造型很像,并且在突出的部分还刷过红色印记,不论是石头的断痕还是红印均不是天然形成的,看样子做过石器时代的农具,但是抚顺辖区内未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块石头也就是个谜。

其实,不仅这块石头,还有整个劳动公园城址也是谜团重重,这里究竟是不是玄菟郡第三迁址?最早有人类生活是从何时开始?所谓的城址是否真的存在?现在已经破坏到什么程度?

如今,这座置身于闹市的小山包上不断地迎来送往着社会名流,不知有多少人熟识它的历史。人们只顾在大厅里推杯换盏,不知有几人会到后山上瞻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石碑。

2020.12.13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