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老东西跟我的成长经历其实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从小生长的环境都是充满历史与古迹的。学生时代,在台湾的学生运动下,一直在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生长所在地的背景和文化。
在这样的影响下,我想要尽一己之力去为这样的历史文化和自己的生命轨迹留下一点痕迹,所以才会从自己身边的小东西、老东西开始收集,逐渐变成相对专业而有计划的收藏。
画家金雪尘、李慕白作品《踢毽子》
我觉得倒不是因为对过去的情怀让我开始收藏的,当然历史的情怀还是有的。我还是希望借自己的经历,鼓励一些对于自己成长的背景和家乡有热情的人,也可以学习着投入收藏的行列。
您对“收藏”与“音乐”几乎在同一时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请问收藏这件事是否会对您的音乐艺术生涯产生积极影响?
其实我是一个多元兴趣的人,我对于很多东西都有兴趣,我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所以我觉得收藏跟音乐不只是同时发生,其它包括文化、文学,对于旅游、自然科学等等这些,我在小孩子的时候都还是非常非常有兴趣,而且是非常广泛的兴趣,这些对于音乐有很大的帮助。
我觉得音乐不是去学习技能,或是去听这么简单的东西,其实音乐是需要去感受、分享的。

所以我觉得多元的兴趣让我在音乐上面的感受度更加的深刻,然后我也更能够用音乐去分享我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动跟我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
木器是您收藏的重点,您是把它们当做古董装饰品,还是用作日常家具呢?
木器对我来说除了是收藏品,更希望它能够恢复到它原有的设计功能。很多事物的创作都是具有它的目的性和功能性的。
一件具备实用性的物品,如果它自己本身又是艺术作品的话,它就具备了更多值得去保存的标准。

所以我喜欢所有的东西都能在它的使用功能上面继续发挥它的功效,然后让自己的生活和整个环境很自然地融入这些艺术品,而不是像在博物馆一样只能远距离欣赏。

您收藏了1000多件旗袍,请问吸引您的是哪些因素呢?
旗袍其实是我对于中国的织品跟服饰收藏的一部分。从明清的织绣到宫廷的服装一直到民国时期的旗袍,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中国传统织品发展的整体收藏系列。

旗袍,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服装,设计和想法也反映了民国时代日新月异又突飞猛进的思潮,但是它还是保有中国传统对于美的追求跟概念,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最美好的记忆。

像布艺,怎么去织,怎么去设计这个面料,还有各种传统的装饰方式,像刺绣、缂丝,织锦等等,都是造成旗袍特殊性的部分。

所以旗袍这个物件是一个多元工艺的集合,而不是单一的小点去吸引我收藏。

您曾说“织绣中展现的是中国最高级的色彩美学,请问您对过去中国的色彩美学有何感悟呢?
织绣对于中国的色彩美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集东方色彩美学大成的部分。

我觉得中国各种的传统跟工艺都是在为生活服务,它会随着每一个朝代人思维和审美的更替有所改变,但是它的根源跟基础是非常非常稳定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织绣能够很精准地反映每个时代的色彩、构图、审美。

尽管近现代会更喜欢刺激性的、有感官享受性的颜色配置,但是回顾过去的颜色和设计,会发现先前都是取于自然用于自然,在有限的人工设计之下色彩跟比例的搭配是非常和谐的。

当然不是说冲击性不好,但是在各种冲击之下必须反映出某一种平衡跟和谐,这个部分我觉得从中国传统的颜色跟配比来说可以很清楚地展现这个和谐性,我觉得这是我对于中国颜色的最大的领悟。

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与画月份牌的老艺术家的交流心得吗?
这些月份牌的老艺术家们其实非常非常的专业,不像我们对于年画或是民俗画的狭隘的想法。
除了中国传统的水墨、书法的训练之外,这些老艺术家们还有很扎实的从素描开始,水彩、油画等西洋画训练背景。

虽然当时大家看不起这种广告画或者所谓的商业画,但是他们用扎实的功底,创新的思维,去创作了一个这样的作品,所以这批画才能在当时的华人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第二代独创“擦笔水彩画法”的画家郑曼陀所作的月份牌
跟他们这些老艺术家们探讨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用心。他们可以为了一个人物花好几个月的时间跋涉求索,到各个地方去寻找适当的模特,然后经过多方的研讨才放到画里面。
所以每一张画每一个模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随随便便找个美女就可以来做主题发展的,而是经过这些画家精心的思考,配合广告商品的设计和当时流行的时尚等等。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打破我们对于商业广告画或者民俗画不专业的偏见,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近年来您开始调整自己的收藏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您的收藏心态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我不是说情绪化的收藏不好,但是有些东西对于个人的影响是比较情绪化的,当自己决定要好好收藏的时候要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方向。

因为对于自己来说,收藏除了让这些东西变成了自己的生活,当自己花时间和金钱去收集的时候,也能在这个过程学习到藏品背后的知识。
除了这次的「民·潮」展览,您还有别的办展或是开设博物馆的计划吗?
从开始了解博物馆的定位后,发现博物馆其实更多的具备社会意义。除了能起到展览的作用,它还起到活跃所在地区的作用,并给该地区的人民有一个教育的意义。

博物馆本身和展览只是一个引子,重要的是引发观众对这些展品的兴趣,并愿意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知识和意义。

和相对成熟的博物馆合作、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展品,是我当前的规划。对于开自己的博物馆还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时间。

作为拥有将近30 年收藏经验的资深藏家,您能给新手藏家一点建议吗?
对于收藏的建议,第一就是收藏要从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需要时间,受得住寂寞,但是每一件藏品都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和乐趣。

更重要的是要让藏品给自己生命带来不一样的精彩。有时候自己资金足够,喜欢的东西也在,这就是一种收藏的缘分。

但是如果没有缘分,藏品也会落入适合他们的人手里。
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我们也只是代为保存,因此释怀是一定要的。
另外需要不停提升自己,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眼光,这样才能从藏品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张信哲|照片提供:潮水音乐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