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记中,小女孩说,爸爸每天忙着工作,不是出差、开会就是加班,完全没有时间陪她。行文最后,她无奈地她说:“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要长大了。”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有较多机会与父亲接触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独立感和学习自信心具有优势。 此外,与父亲打交道多的孩子数学成绩较高。孩子更乐意经常观察和模仿父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产生有利影响。 而常与母亲在一起的孩子,则对新奇事物兴趣更浓、社交能力更强。 虽然知道父母陪伴孩子的诸多好处,可残酷的现实却是: “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很多父母一边是繁忙的工作,一边是可爱的孩子,常常顾此失彼,为此而感到焦虑、迷茫和痛苦。难道“挣钱养家”和“养育孩子”真的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和大部分父母一样,他工作繁忙: 每年出差超100次,有近百场线下演讲,还要管理公司、出书写书、录制多个节目…… 可他却依然能给儿子超高质量的陪伴。 他就是樊登老师。 
看了他和儿子的相处之道,我才发现:忙碌的爸爸,也能是教育的一把好手! 
这位忙碌爸爸的教育经,就是极好的例子 在养育儿子嘟嘟之前,他养狗的经历让他诚惶诚恐:我连动物都训练不好,我将来养了孩子会不会更加迷茫? 于是,他试图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读书,来缓解焦虑,前前后后共翻阅了近1000本优质图书,向好书要方法。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正面管教》《不管教的勇气》…… 每读一本,他就结合自己在其他领域的见解,融会贯通,吸收内化成可复制、成体系的教育法。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渐渐总结出一些“心得”: 不吼不叫,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父子俩从未红过脸,起过争执; 善于倾听,培养价值感:让孩子勇于表达,有内驱力去创造成就; 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善于用情感引导来塑造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

樊登把书里看到的方法,一遍遍地实践,总结,复用,遇到再棘手的问题,也能顺利化解。 在樊登看来,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出了问题,一定和父母脱不开关系。 因为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都能从童年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找到答案。 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绪处理方式,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上。  这也就是我们要如此重视亲子关系的原因——养育方式,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千万别做孩子的猪队友 但在教育路上,总是知易行难。 即使是樊登,也有犯错的时候。 
有一次,他陪儿子嘟嘟听写,一边看自己的书,一边看一眼语文书,给儿子念一个字。 过了一会儿,嘟嘟突然哭了:“爸爸,你还是不要给我听写了。我觉得,你一点儿都不想给我听写。” 其实,孩子能够敏感地感觉到,爸爸的心根本不在听写这件事上,爸爸的心在看书上。 这件小事让樊登一直记忆犹新。 从那以后,他便身体力行,不管工作再忙,都会留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儿子,像对待工作那样专注认真。 
在他看来,工作中,你永远可以被替代。 只要你不做了,就会有人代替你,甚至是老板都可以被代替,因为你的公司可能被卖掉。 工作中的你是可以代替的小花、小草,但是回到家,你就是一颗参天大树。 家里的大树倒了,家就倒了。 为人父母,正因为永远难以被替代,才显得如此重要。 但很多父母,明明也爱子心切,却因为错误的教养方式,累了自己,害了孩子。 比如,不少父母都会用“交换条件”的方式来激励孩子:你考试考到几分,我就带你去旅游。“即便你成绩考得很糟,我也不会带别人去旅游。我会去约班里的学霸一起旅游吗?这多可笑呀。无论怎么样,我都愿意带你去旅游,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孩子也会认为——父母爱的是成绩,根本不是自己。 振聋发聩的同时,也总是能引起父母们的深思。 
7年不间断为大众普及教育理念 讲真,这不是他第一次分享这种“违背主流”的育儿观了。 从2013年创立樊登读书,开始为用户解读亲子教育类书籍后,他就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肃清大众对教育的错误认识: 不是绑架孩子,让孩子按照家长的路线去走,而是要让孩子像游客那样自己去看,去探索。如果一个孩子把奖励的那种场景都幻想出来了,只是因为没考好,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种伤害是很大的。 也因此,他这些年不断输入亲子书籍的同时,也笔耕不缀地为大众输出“真知”,写了2本亲子著作,本本大卖。 而他真诚推荐过的亲子育儿类好书,更是数不胜数。 每读到一本受用的亲子书籍,他就立马迫不及待地为3400万书友解读。 全网的亲子书籍加起来,收听人次早就超过了3.8亿; 这都是因为,樊登面向大众分享的,不是干巴巴、说教式的育儿观。 
多年解读书籍的功底,让他特别擅长用接地气的大白话,抽丝剥茧地为你分析教育的本质。 同时穿插很多真实案例和科学理论,让你像听故事那样,容易理解吸收。 这也难怪,每次樊登老师一到线下开课,很多人哪怕推掉工作、打了飞的,也要前来聆听。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他的育儿经验,常常让很多家长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才能陪孩子终身成长 樊登知道,不是所有父母都像他一样,只花很少的力气,就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更多父母的现状是,为孩子辛苦操劳半辈子,却让双方都精疲力竭。 于是从今年年初开始,他专门抽出4个月的时间,潜心打磨了一门给父母的亲子大课。 希望用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樊式风格”,揭开焦虑父母心中的症结。 为了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光一节课的课稿,他就反复打磨了5遍以上。 录制的过程中,他更是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他把自己近半年的心血,默默在专栏上线,仅一个多月,就引爆了8000余人的订阅。 生动和深刻的讲述,具体落地的实操方法,让不少粉丝大为惊喜,经常在下面催更。 樊登说,学习这门课,没有任何门槛和人群限制。 因为每个人都要处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每个人终将成为父母,成就孩子,需要父母一起努力。 如果你为人父母,请记住,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 你必须不断成长,才能陪孩子终身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