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人去世后,三年之内为什么不能贴红对联?并非迷信,看完明白了

 昵称GlkcOO5L 2021-03-13

春节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节日,春节贴对联是农村的传统习俗,这意味着辞旧迎新,但是,在我的家乡山东地区的春节期间,就很少一部分农民没有贴春节对联,为什么?在农村,春节期间不张贴春联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些信奉宗教的农民外,最普遍的原因是有亲人去世的家庭不张贴春联,从一年到三年的时间不等。本来春节期间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应该很快乐,那为什么有亲人去世就不能张贴春节对联呢?如果逝去的亲人是在腊月左右死亡,那么这样做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去世了一两年的亲人,那这种习俗是否有点过分杀伤力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听听民俗专家的意见。2021-03-10_121101.png

1、首先这是对亲人的一种思念之情。无论现在还是以前,孝顺都是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词,在一些地方,如果家庭中的长者去世,是不允许家庭中的儿女在三年内谈婚论嫁的。即使他们订婚,他们也必须等到三年的孝道期满后才能履行婚姻,实际上,这种习俗和规则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利用各种生活方式的节制来表明对死者的一种纪念。

2021-03-10_121114.png

2、对逝者的尊重。对于农村人来说,必须在死亡后三年内非常注重传统的习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突显着儿女对老年人的孝顺和悼念。例如,在远古时代,家里的一个成员去世后,孩子不得不戴孝三年,以免忘记祖先的养育之恩。就算您想嫁给某人,则必须等到三年后才可以。现如今,即使人们没有这么关注这一点,但农村人仍然固守不贴对联,从而记住祖先的恩情。

2021-03-10_121148.png

3、传统习俗就是这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中,如果亲人去世了,就无法在三年内贴红对联。如果张贴它,您的邻居或路过的人如果知道您家中的老人去世了,你还仍然贴红对联,如此不忌讳,会对你有一些不好的意见。在中国强调“孝顺”的文化,违反了传统的道德观念,邻居,亲戚和朋友是不能理解的,而家中的孩子出门时也会被别人指点。

2021-03-10_121106.png

长期以来,“人死为大”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人死为大”的观念的影响下,孝道几乎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亲人死后的三年内不张贴对联虽然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它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孝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