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絮语

 蓝泥诗歌 2021-03-13

文/蓝泥

立春,俗称打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时间节点在公历每年2月的34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之时。

立春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立”是“开始”,“春”是温暖,鸟语花香,万物生长,农民开始耕耘播种。

立春之日迎春,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每当这样的日子,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和诸侯大夫去京城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还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逐渐发扬至民间,成为后来世世代代全民迎春的优秀传统。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古代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等一些很轻的东西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它们就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然后人们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立春时节,地温也在上升,热气蒸腾,然后带动很轻的物质飘起来,所以,这个古老的传说也并非没有科学依据或者说道理。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比较盛行。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所以,立春时节,人们总会有乍暖还寒的感觉。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中国传统将立春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春天是岁首,每个人都在面对新的筹谋和新的征程,每个人都满怀着希冀,然后,继往开来。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由荒凉和肃杀,转而满目的繁花似锦和草木葱茏,农民在田地里劳作,牛羊啃食着青草,昆虫等一些弱小的动物也都从泥土里钻出来,整个世界仿佛一下子热闹起来,春天让整个世界变得丰满而充实。

立春祈福祈财,也祈求一年的好运气和平平安安;立春像打开了一坛美酒的封盖,醉人的酒香瞬间四处飘溢;立春是一首希望之诗的首联,我们大声地吟诵出来,颔联和尾联还要用四季去推敲和耕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