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 |【吹头小哥】:一场始于颜值的追捧

 榜样空间 2021-03-13

一本有情怀的手机杂志
 

“不了解你的人会如潮水般涌向你,但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如潮水般退去。”

这是使出“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在突然爆红时说过话,用它来形容近日在网络爆红的吹头小哥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始于颜值

因为一条微博,画风清秀的吹头小哥成功在三天内斩获107万粉丝,且首条微博只发了4张照片,便引来无数迷妹围观争议。

“小哥哥什么时候开全国巡回洗头?!”

“我要用吹风机当应援灯!”

当然,事情还没结束。在网络爆红的第二天,无数妹子登门吹头小哥的理发店,不止要找他洗头,还要围观并跟他合照……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幕:

小哥在墙角蜷缩的身体和疲惫的神情,看起来的确有点可怜。因为一条微博,他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这些目光里五味杂陈,有欣赏,有崇拜,有嘲讽,有不屑。

与此同时,微博上对于小哥被困墙角一幕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

洗头捧个生意还行,疯狂围着拍照真的有点过了。

小哥哥好可怜,冲上去围观的人能不能注意点素质?

……

人在江湖,确实很难回避一些偏见与评论。既然选择了“腥风血雨”的互联网,必然要面对它所带来的大风大浪。


混乱的现实关系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爆红之后,吹头小哥的黑历史也一并被扒了出来——整容、抽烟喝酒、私生活不检点,更令人意外的是,小哥所在的理发店老板和挖掘小哥的博主开始了一场互怼操作。

店老板指控博主控制吹头小哥,而博主反过来说老板说黑社会。微博的观光团都差点迷路,证据复杂加之关系迷之混乱,不少人已取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吹头小哥火了,谁不想趁着这时候分一杯羹?

一个人想红需要多久?如果是演员,很可能要从跑龙套开始,偶像团体要当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练习生才能出道,而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的走红是以分钟和小时计算的。

当网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潮水般涌来的看客是潜在的商机。有了不散的人气,趁热打铁也许就能好好赚一笔。

2012年春节前夕,南笙凭借在豆瓣网上传的一系列复古写真开始受到关注,被称为新一代国民女神。

2008年,张辛苑因一辑名为《马尔代夫假期》的照片开始受到关注。

2015年,韦骁龙生在北大图书馆看书的侧照走红网络。

周二珂作为最早一批入驻熊猫TV的主播,通过翻唱《走在冷风中》《告白气球》等收受到热烈关注。


网络推手与看客

短短几天,我们见证了互联网的疯狂,因它的短暂性,因它由这短暂性带来的巨大冲击性。

究竟是哪些人在炒作?究竟吹头小哥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隔着冰冷狭小的屏幕,我们难以确认吹头事件大起大落背后的真相。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人都戴着一副面具,真相是最难寻、最奢侈的东西。

与此同时,众人口中的“喜欢”来得快去得也快。路转粉、粉转黑早已司空见惯。要在虚拟的社交平台上寻一段真挚长久且忠贞不渝的感情,近乎痴人说梦。

人,某种意义上是最肤浅的动物。一场始于颜值的追捧很难持久,因为它的确没有多余的内涵供你挖掘,没有足够的精神使你沉沦。

它通常最后只有一种结局——遗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