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温溜

 昼三夜二205 2021-03-13

温溜

《针灸穴名解》:

温,和暖也。溜,顺逝也。本穴之气不弛不亢,由偏历安顺行来,其有和畅温通之意。观其所治病症,为肘臂寒痛、寒厥头痛等一切寒湿濡滞之症,则知其有温热散通之力也。又治肠鸣哕噫,则知其有决溜通畅之力也,故称“温溜”。以其功能而得名也。温而不热,通而不湍之意,昭然如见矣。Image

图片截取自|3Dbody

Image

图片截取自|3Dbody

Image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Image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Image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之郄穴
《针灸大成》主治
主肠鸣腹痛,伤寒哕逆噫,膈中气闭,寒热头痛,喜笑狂言见鬼,吐涎沫,风逆四肢肿,吐舌,口舌痛,喉痹。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腕后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在腕后五寸、六寸间。
《中国针灸学》
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五寸处。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坐位。伸臂,掌向下。先确定阳溪穴与曲池穴的位置,从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中点处向下1横指处即为此穴。

Image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温溜(郄穴)
【别名】逆注、蛇头(《甲乙》),池头(《资生》)。
【位置】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甲乙》)
【取法】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阳溪上5寸取穴。
【局部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腱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
【主治】头痛,面肿,鼻衄,口舌肿痛,咽喉肿痛,肩背痠痛,肠鸣腹痛,癫,狂,吐舌。
【配伍举例】《甲乙》喉痹不能言,温溜及曲池主之。
《千金方》温溜、液门、京骨,主狂仆;温溜、仆参,主癫疾,吐舌鼓颔,狂言。
《百症赋》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文献选摘】

《千金方》温溜主疟。
《千金翼》狂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

Image

Image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