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新知识##古史传奇#

 对岸合欢树 2021-03-14
中国书法艺术中,有一种理论,叫做“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审美意境,一直影响到当今的书法艺术创作中。这种“以丑为美”的书法现状,是从何时开始的?又是由哪一位书法家最先提出来的呢? 中国历史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满人入关,建立起了一个长达267年、且被少数民族统治时间最长的清王朝。 清朝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希望通过汉化来加强统治。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都是汉文化的推崇者。尤其是康熙和乾隆皇帝,不仅仅是书法的倡导者,二人也是身体力行者。康熙皇帝时,极力推崇董其昌;到了乾隆皇帝时,又特别喜欢赵孟頫的书法。于是,朝中百官,便随着圣上的个人喜好而转变书风。因而形成了清代独有的馆阁体和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景象。 对于一个受二千多年中国正统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汉民族来说,在清朝初年,对满族人的统治是不能接受的。就书法而言,那些由明入清的文人士大夫,把对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统治的不满与愤怒的情绪,都表现在了书法艺术上,一改明代书法的柔媚之风,而表现出一种奇拙苍凉的意趣。这中间最有代表性、并提出了人品论书品的书法家,非傅山莫属。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人。出生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逝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傅山生性刚烈,又逢改朝换代的乱世之年,因而个人经历坎坷,仕途屡试受挫。傅山工于书法,其书法艺术亦如其人格:刚健、率真而不事雕琢。 傅山书法最初仿学晋唐楷法,后又刻苦钻研董其昌、赵孟頫书法,因其酷爱赵、董二者书法的流利婉转。随后傅山又对二人的书法,产生了厌恶之情。傅山认为,赵孟頫虽然师从王羲之书法,却学成了“俗品”,主要原因在于赵孟頫没有骨气,做了二臣,因而赵字也被归于媚俗之列。 傅山对董其昌也无好感了,并对董其昌将赵孟頫推尊到“五百年中所无”的崇高地位,大为不满。因而对董其昌的书法也大有微辞,这种微辞也使得傅山对董其昌人品产生了轻视,因而对其书法也给予弃之不学。 傅山作为一位明朝遗民,历经沧桑巨变,怀抱家国之恨与现实的不满,形成了傅山心理上的压抑,并因此而勃发出书法艺术创作的欲望,呈现出一种质朴、古拙的风格。 傅山最初曾倾心于赵体书法,后因受明代灭亡的悲愤情绪影响,转学颜体。正是出于力矫元、明以来书风的寒俭卑弱之弊。傅山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审美理想,在当时来说,是有针砭时风、力挽狂澜的用意。 自傅山开始,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就有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书学审美原则。 傅山提出“心正则笔正”,以为书法的关键不在于笔力而在于人本身的品格与修养,一旦大节有问题,笔墨是无法弥补其不足的。傅山后期最为推崇的书家是颜真卿,他认为颜真卿气节高迈,笔下自会有压倒一切的千钧之力。 现在看来,书法艺术理论中的巧与拙、丑与美,是一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换的审美范畴。巧极见拙,拙中有美,美极反丑。傅山所谓的“拙”,其实是一种“无心”的境界,即主张返朴归真,摒弃心机,以求自然。傅山的主张并不是欲以丑为美,愈丑愈美,而是主张于貌似丑陋之中,寓于真美。 总之,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书法艺术理念,犹如一股清流,冲击着元明两朝以来,崇尚妩媚的书风。它是明清之初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产物。但是,傅山对于赵孟頫、董其昌书法观点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未免有些偏执和过激。加之其书法艺术的功力,始终也未能超越赵孟頫、董其昌,虽然傅山的书法立意很高,但后世对其书法艺术成就的评价,并不比赵孟頫、董其昌高。

(图为赵孟頫、董其昌、傅山书法局部,来源于网络)
长图
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