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大概翻了翻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一次读是在2019年6月7号,一晃快2年的时间了,希望自己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书中提到了格雷厄姆在去世的前一天发布的一套回顾总结毕生经验后的毫无艺术空间的操作流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下: 1.找出所有TTM小于X倍的股票,X为1/两倍的无风险收益率。 2.其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低于50%。 3.选择至少30家,每家投入不超过总资本的2.5%,但是最多不超过75%,所以如果选出50个股票则每个占比1.5%。 4.剩余的25%资金或者不足30家导致的剩余资金全部买入美国国债。 5.任何一个股票上涨50%后卖出,换新的可选对象或国债。 6.买入后的第二年年底前,涨幅不到50%的卖掉,换入新股或国债,除非他依然满足1和2的条件。 7.不断周而复始。 据说大名鼎鼎的沃尔特施洛施用的就是这套策略,在47年的基金投资生涯中取得了年化20%的惊人收益,47年5456倍。 这套方法里面其实嵌套了好多目前被广为使用的投资策略: 比方说股债平衡,每年维持75%的股和25%债的动态平衡,配合50%涨幅后的无脑卖出,可以避免股市过冷的时候没钱买,股市过热的时候不舍得卖; 低市盈率策略,保留安全边际,只买1/2X(A股我觉得可以定义为小于25倍市盈率的公司); 每两年的调仓换股,如果出现公司利润下滑,则将将由于不满足市盈率低于1/2X被主动卖出; 为了避免碰雷,还强调分散投资, 单个个股持仓不得超过2.5%,并且强调满足条件的个股都进行买入,进一步平衡了买错和错买风险。 对于高杠杆公司使用资产负债率50%这条线直接划分界限,避免公司出现持续经营风险。 这套策略好是好,直接看财报就能无脑操作了, 但是累也是蛮累的,并且由于极度分散,不叠加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分析,真的能取得那么高的收益我持怀疑态度。还是老唐的三个指标我觉得更简单些,比如上市超过三年,连续三年ROE超过15%,市盈率低于40,部分行业不碰。$洋河股份(SZ002304)$ $陕西煤业(SH601225)$ $腾讯控股(007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