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知识点汇总

 人在西京 2021-03-14

【按:本文是在参考权威书籍《宜兴紫砂矿料》以及网络上宜兴壶人众多视频讲解的基础上整理汇编而成,是一篇科普知识性文章,旨在为紫砂壶爱好者提供一个紫砂知识备忘,作为购买、鉴赏紫砂壶的一个基本依据。

紫砂江苏宜兴独有?

全国紫砂不独宜兴有,浙江、安徽等地也有,只是质地远不如宜兴。

宜兴紫砂不独黄龙山有,青龙山、赵庄山、红卫香山、川埠等都有紫砂矿,只是质地数黄龙山紫砂最好。

所以,紫砂讲究宜兴紫砂,宜兴紫砂讲究丁蜀镇黄龙山紫砂。为了区别,宜兴人把黄龙山出产的紫砂矿料叫“本山矿料”,一如福建人把武夷山桐木村出产的小种红茶叫做“正山小种”,以示“正宗、最好”之意。

 紫砂的组成

紫砂=高岭土+石英+云母。其中,高岭土是具有胶结作用的粘土,富含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铁是紫砂呈色的主要因素;云母呈白色小颗粒状。

由于各种矿物质之间的烧成收缩率的差异,形成了紫砂独特的双气孔结构,疏松,保温、透气性极好。

紫砂的种类

共四类:紫泥、绿泥、红泥三个基本大类,以及由三大类自然共生而成的团泥(段泥)。

1. 紫泥

紫泥属于泥质粉砂岩,仅黄龙山产出;矿产是三大基本泥料中最多的,所以是紫砂壶的主要用料;由于含铁量高、颗粒粗,导致质量比较重,所以沉淀在矿底层;可塑性好,强度高,烧成收缩率低。

紫泥中的极品泥料为“天青泥”,很难采到,基本绝迹;成品颜色呈深猪肝色,表面呈冻梨皮状,胎质细密坚润,色泽细腻丰富。

名贵泥料“底槽青”,矿产较少,处于底层。烧成后呈紫红色调,夹杂黄星,所谓“金砂隐现”,夹杂白星(云母),越在底层,料越老,颜色越深,黄星越少,白色越多,砂性越酥。

2. 绿泥

绿泥属于粉砂质泥岩,与紫泥的侧重正相反;因含铁少,故颜色浅;因含石英多,故有油脂般光泽;基本都产自黄龙山。

绿泥分两种:一种是以夹脂形式产出的绿泥,也称“绵头”。极品泥料为“梨皮泥”,矿产极少,烧成后胎质坚结,表面呈冻梨皮状,光滑细嫩,如婴儿肌肤,收缩较大。

一种是岩板下贴层产出的绿泥,胎质疏松,保温透气性好,但若烧成温度不够,极易“吐黑”。

3. 红泥

红泥:包括紫砂红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泥)和朱泥。

3.1 紫砂红泥,名为红泥,实质和紫泥性质差不多,也是疏松、透气性好,仅产于黄龙山。

紫砂红泥中也有一款极品泥料叫“大红泥”,宜兴人给她一个更为好听的名字叫“大红袍”,和武夷山的名茶同名;胎质光泽如玉,细梨皮状,大红色,矿产极为稀少。

紫砂红泥还有一款名贵泥料叫“红皮龙”,矿产较少;烧成后呈红色,胎质细密光润,呈细梨皮状,色泽丰富。

紫砂红泥另一款降坡红泥,烧成后红里透黄。

3.2 朱泥,粘土质泥岩,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三大基本泥料中,它的泥性最重,砂性最轻,烧成后质地致密,敲起来“叮叮”脆响,透气性最差;泥性重,故收缩率很高,因此只适合做小壶,所谓“无朱不皱”,即是指朱泥壶大多表面能看到褶皱;基本产自赵庄山、红卫香山;烧成后呈黄色调,这点要记住,不是朱红色。

4. 团泥

团泥,亦称“段泥”,是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基本泥料的共生矿料,以紫泥与绿泥共生为主。紫泥、绿泥透气就是好的,再加上两种矿料本身融合度问题而产生另外的空隙,因此团泥颗粒丰富,疏松性、透气性是所有泥料中最好的,适合制作大壶;成品颜色多呈米黄色、棕黄、驼灰、褐黄等。

紫砂的一些共性

1. 窑温越高,成品颜色越深,结晶度越高;窑温过低,烧不透,有土味,成品壶容易发生氧化变色现象。

2. 砂性越强,须烧结的温度越高。

3. 目数越高,表面越细腻,透气性也越低。

4. 一些泥料通称,如清水泥,是指单一泥料,并非特指某一类泥料;降坡泥,是指在土建降坡工程中产出的泥料,并非特指某一类泥料。

接近紫砂的一些矿料

和紫砂矿经常混生在一起的部分矿料,质地接近紫砂,如甲泥、乌泥、白泥、青泥、小红泥、嫩泥、石黄、石红等,我们可以统称它们为“陶土”。

朱泥是刚过及格线的紫砂矿料,那些陶土矿料是比朱泥还要差的矿料,已经在紫砂的范畴之外了。

现在紫砂矿禁止开采后,有商家会用陶土与紫砂掺在一起使用,这叫调砂。工艺控制较好的,制成的壶也算可以,可以使用;但控制不好的,就没意思了,要么结晶度太高,呈玻璃相了,那还不如买个瓷器或玻璃杯呢;要么土性过重,基本就是陶土了,不上釉的陶土用来做花盆更合适,上了釉的陶土用来做砂锅炖菜更合适,陶土绝不是用来泡茶的。

如何辨别调砂较差的紫砂壶,甚至根本就是“陶壶”?

上文已经介绍了紫砂的四类矿料:紫泥、绿泥、红泥、团泥,以及其成品所呈现的各种特征。如果你所看到的壶与上述这些特征不符,就要小心了。

比如,一把外表红艳艳、敲击声音“叮叮脆响”的壶,这就要注意了。因为“红艳艳”是“大红袍”的特征,而“叮叮脆响”是朱泥特征,显然这个两不像的壶,应该是朱泥(黄色调)加石红调配而成,意在冒充大红袍。

再比如,一把外表细嫩、质地致密的壶,售价仅几百元。这也是调砂壶无疑,绿泥中的“绵头”外表细嫩,但稀少昂贵;而段泥通常质地疏松、颗粒丰富;显然这个两不像的壶是在普通段泥中添加了“嫩泥”来制造外表细嫩的表现,以此冒充“绵头”绿泥壶。

“色泽灰暗单一”也是判定劣质调砂壶的重要方法,因为纯紫砂矿料,颗粒之间融合度好,不突兀,色泽光润,不会灰暗。

至于网上几十元包邮的壶,基本就是陶土壶(或者灌浆壶)。鉴别也很简单:陶土,土味重;密度大,重;表面非常粗糙、干涩;敲击声音沉闷。

紫砂壶的成型方法

1. 灌浆:模具成型,壶底、身筒、壶把、壶嘴一体成型,壶口处往往安装球形滤水孔(当然,不是安装球形孔的都是灌浆壶);因成型需要,目数很大,且往往加入水玻璃增加流动性,所以表面容易光亮致密,敲击声音尖脆,如瓷器;价格极低,往往几十元一把。

2. 手拉胚:拉胚成型,壶底、身筒一体成型;也是目数大、加水玻璃的特点;因手拉,所以往往壶内壁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纹路;只能做圆器型的壶;价格很低,一般百元左右。

3. 机制:用机器进行辊压或车胚,壶底、身筒一体成型;因机器制造,内壁处理比较匀整干净;一般也是只能做圆器型的壶;这类壶比上两类要好一些,是市场上二、三百元低价壶的主要制作方式。

4. 半手工:拍打、裁切泥片,围、接身筒,稍作拍打、装入模具搪胚成型,封、开壶口,装接壶底,装壶把,装壶嘴,做壶盖;价格至少五百以上。

5. 全手工:拍打、裁切泥片,围、接身筒,拍打成型,封、开壶口,装接壶底,装壶把,装壶嘴,做壶盖;价格至少千元以上。

比较:灌浆、手拉胚,加入水玻璃,完全破坏气孔机构,不成为紫砂,坚决不能买,而且真正的紫砂料是舍不得去这么糟践的,往往这些都是上文说的陶土料加水玻璃调制而成。

机制壶,由于机器辊压,也使得气孔结构受损,讲究点的话也不要买;半手工,运用模具辅助,不如全手工保持气孔结构完好,但基本可以入门使用;全手工当然是最佳选择。

紫砂壶选购指南

(一)挑选手工壶

1. 首先通过观看“壶底、壶身、壶把、壶嘴,一体成型”+“玻璃相”淘汰灌浆壶。

2. 其次通过观察观看“壶底、壶身,一体成型”+“玻璃相”+“内壁细密环形纹路”淘汰手拉胚壶。

3. 再次通过观看“壶底、壶身,一体成型”+“内壁匀整干净”确定机制壶,价格低的话可以将就选用。

4. 通过“接头”确认全、半手工壶,手工壶各部分都是单独做好然后拼接而成,各部分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界线,接头处需要用脂泥来沾,然后用手抹平,一般都会留下痕迹,这些特征通过仔细看、用手触摸都能辨别。半手工壶是入门级的理想选择。

5. 区分全手工、半手工壶

1)泥门,是指身筒内壁上、下部自然收缩纹路,只有全手工壶有此特征;(2)如果有内壁章(当然不必须有),那么,全手工的内壁章会扭曲变形,因为它是围身筒之前盖好的,然后经过拍打,肯定会变形。

(二)常用技巧

1. 声音、光度:朱泥,因结晶度高,外表亮,声音脆;其它泥,外表哑光,声音沙哑,但不沉闷;目数越大,声音越脆,外表越亮。

2. 冲入开水,听壶内吸水的声音,段泥、紫泥等吸水性强的,能明显感受到;浇淋壶身,吸水性强的壶,水会快速“隐”去,而不是聚滴流下。

3. 紫泥呈紫红色调,绿泥为浅米黄色调,红泥中的紫砂红泥呈红色调,朱泥呈橙黄色调,段泥呈米黄色调,大致颜色这样;除朱泥外,纯矿紫砂基本都是颗粒感丰富、砂性疏松,外表哑光,声音咣咣砂响;如果超出这些颜色、外表质感范围的壶,尽量避过。

4. 推墙刮底

一般指手工壶制作师傅在制作壶胚完成后,用明针(一种竹制工具)处理壶内壁的过程,以使更加整洁。

真正手工壶,尤其是全手工,推墙刮底可能不做,或者略作处理,因为怕破坏全手工的唯一明显的标志“泥门”,一般全手工师傅技艺熟练,不需要推墙刮底。

半手工的推墙刮底比较普遍。

至于机制壶、手拉胚、灌浆壶,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产量比较大,一般不做推墙刮底。

(三)保温透气性排名

段泥>紫泥>红泥中的紫砂红泥>绿泥>红泥中的朱泥。

(四)适茶性

综合各种泥料的特点,结合各种茶类的特性,作以下相对建议:

段泥壶:最适合熟普、黑茶,因为黑茶常有因工艺不当而产生的渥堆味,仓储不当而产生的异味,可以被透气性强的段泥吸去;

紫泥/绿泥/红泥:适合白茶、生普、岩茶、红茶,保温性能好;其中红泥泡红茶可谓最佳拍档,红泥中的“大红袍”与岩茶中的“大红袍”堪称绝配;

朱泥/绿泥“绵头”:青茶,保温保香,因为青茶多是高香茶,最好不用吸气性强的段、紫泥;其中绿泥“绵头”泡砂绿色铁观音也是相得益彰。以上三个最佳搭配正如杭州虎跑泉水泡西湖龙井茶一样,都是姻缘绝配,茶界佳话。

至于绿茶、黄茶,甚至金骏眉这样的嫩红茶,不建议用紫砂壶泡,容易闷熟,选用敞口瓷器或者玻璃杯更合适。

(五)器型选择

大叶茶宜选用大腹、口大的茶壶,高香茶宜选用体型高、口小的茶壶。

全文完,欢迎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