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肾脏病的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病程较长,终致脏腑亏损,瘀血内生,使疾病缠绵难愈。大黄蛰虫丸为经典名方,可以活血化瘀、养血润燥、缓中补虚。临床研究表明,大黄蛰虫丸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方面具有良好疗效,能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及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纤维化指标及凝血指标,改善营养状况,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速度。实验研究表面大黄蛰虫丸具有保护足细胞、降低蛋白尿、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抗炎及调整脂质代谢紊乱等多方面药理作用。 关键词大黄蛰虫丸(Dahuang Zhechong Pill,DHZCP)源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治“虚劳干血”,全方有大黄、水蛭、蛰虫、黄芩等12味中药,其中以虫类药为主,功能活血化瘀、养血润燥、缓中补虚。慢性肾脏病多以正虚为本,且病程较长,终致脏腑亏损,瘀血内生,使疾病缠绵难愈,临床常表现为尿蛋白难消,水肿难消,面色黧黑,疾病反复。DHZCP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病具有良好疗效,尤其对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防治,这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有关。以往对DHZC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炎肝硬化、妇科及外科等疾病,观察发现DHZCP在临床肾病的治疗中亦有良好疗效,故本文对DHZCP在肾脏病领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糖尿病(DM)属中医“消渴病”范畴,现代医家祝谌予、仝小林等强调了瘀血在糖尿病病机中的重要性,认为瘀血存在于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影响病程转归,导致糖尿病肾病(DN)迁延不愈,逐渐恶化。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进展到肾功能不全期,病情往往不可逆转,因此早期防治蛋白尿尤为重要。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应用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DN有利于减轻尿蛋白,延缓疾病进展。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临床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主要表现,病程缠绵,后期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西医治疗常常选用RAS阻断剂控制蛋白尿、延缓进展。中医方面,本病可归于“慢肾风”、“水肿”、“肾水”等范畴,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血为标,化瘀补虚是治疗慢性肾炎的一大重要治法。孙伟 肾病综合征(NS)以“三高一低”为主要表现,属中医“水肿”、“尿浊”等范畴,病机主要是肺脾肾亏虚,湿瘀为患,湿热、瘀血是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关键。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利尿剂、激素的使用,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生肾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高。DHZCP能够化瘀通络,在缓解症状、改善凝血功能,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魏连波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晚期引起的肾实质性损害,常见症状有面色黧黑,疲劳乏力,恶心呕吐,下肢水肿,口中氨味,少尿或无尿等,根据症状不同可归属于“肾劳”“肾衰病”“关格”等范畴。本病往往虚实夹杂,实邪以“湿、瘀、浊、毒”为主。现代医学表明,多种因素启动引起的肾纤维化是加速CRF进展的关键,而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微循环,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肾小球脂质过氧化损伤,发挥抗纤维化作用,从而减轻或延缓肾损害。王君 陈继红 李君娜 韩彬 综上所述,DHZCP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临床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能降低蛋白尿,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及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纤维化指标及凝血指标,改善营养状况,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速度,其作用机制包含保护足细胞、降低蛋白尿、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抗炎及调整脂质代谢紊乱等。然而DHZCP的肾保护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且仅限于临床疗效观察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大样本、多中心、系统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有人认为,本方虫类药物偏多,破血逐瘀之功较强,恐伤正气,不能长期服 参考文献2 [百度学术] 1 李帆. 大黄蛰虫丸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2007(6): 85-86. [百度学术] 2 乔汉连. 厄贝沙坦联合大黄䗪虫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 2017, 33(10): 63-64. [百度学术] 3 吴健, 张振忠, 刘宁州, 等. 百令胶囊、大黄蛰虫丸联合基础治疗对早期糖尿病性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信息, 2017, 34(6): 107-110. [百度学术] 4 孙伟, 曾安平, 盛梅笑, 等. 大黄䗪虫丸延缓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临床分层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04(11): 887-889. [百度学术] 5 金亚明, 殷敏, 邓跃毅, 等. 大黄䗪虫丸治疗肾纤维化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 10(9): 788-790. [百度学术] 6 魏连波, 马志刚, 李玉明, 等. 大黄䗪虫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Ⅷ因子抗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7): 7-9. [百度学术] 7 郁星峰. 大黄䗪虫丸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1例——附强的松对照治疗27例. 浙江中医杂志, 2001(3): 9. [百度学术] 8 杨韶华, 王祥生, 曹务礼. 大黄䗪虫丸治疗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05(9): 843-844. [百度学术] 9 王君, 王贺勇. 大黄蛰虫丸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山西中医, 2016, 32(5): 29 39. [百度学术] 10 熊有明, 张继波, 邓晓蔚. 大黄蛰虫丸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 14(4): 348-349. [百度学术] 11 熊有明, 蒋背乐, 唐镜, 等. 百令胶囊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肾衰竭患者TGF-β_1和Col-Ⅳ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18(3): 236-238. [百度学术] 12 熊有明, 蒋背乐, 邓晓蔚, 等. 肾康注射液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慢性肾衰竭(CKD3-4期)的临床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 38(4):41-42. [百度学术] 13 王瑾, 徐文军. 小剂量利尿剂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睾酮、胱抑素C、瘦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影响研究.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35(11): 144-146. [百度学术] 14 徐媖, 陈帮明, 刘干炎, 等. 排毒保肾丸对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18): 75-76. [百度学术] 15 陈继红, 孙伟, 周栋, 等. 大黄䗪虫丸对肾小球硬化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mRNA表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6(5): 512. [百度学术] 16 陈继红, 周栋, 高坤, 等. NF-ĸB、IĸB在阿霉素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及大黄蛰虫丸的干预作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 16(1):22-26. [百度学术] 17 陈继红, 孙伟, 周栋, 等. 大黄䗪虫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 18(5): 385. [百度学术] 18 李军娜, 马华, 马天成, 等. 大黄䗪虫丸加减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 25(7): 109-115. [百度学术] 19 葛美娜, 丁跃玲, 张灵敏, 等. 大黄䗪虫丸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ET-1及NO水平的影响. 中成药, 2013, 35(11): 2514-2517. [百度学术] 20 吕小燕, 刘强, 苏娟萍, 等. 大黄蟅虫丸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5): 585-587. [百度学术] 21 华何与, 吕志平, 张红栓, 等. 大黄蟅虫超微粉剂对肝肾纤维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2, 28(3): 311-315. [百度学术] 22 韩彬, 陈艳芬, 李钟, 等. 大黄䗪虫丸对改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作用的实验研究. 新中医, 2010, 42(8): 142-145. [百度学术] 23 任愉嫱, 蒋燕. 大黄䗪虫丸治疗肿瘤病证的文献研究. 吉林中医药,2019, 39(2): 191-195. [百度学术] 24 陈开文, 谭涌. 大黄蟅虫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 2006(20):63-64. [百度学术] 25 聂开平. 大黄䗪虫丸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9(15): 8-9. [百度学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