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札记】我们失去了什么——读罗翔老师《刑法罗盘》

 秋水长天居士t2 2021-03-14

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们才能超越虚无与虚荣的循环

                                        ——罗翔《刑法罗盘》

回想起来,告别学校的课堂的第五个年已经开始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半年的教学的生涯,都与与之渐行渐远。有时候翻阅自己的微信,形成的时间轴上,记录着自己生活的某一片段,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往事如烟,终会随风而散。想起自己离校前的担忧,终有一天自己会被某一种职业所桎梏,所俘虏,所奴役

曾经听着heweifang老师激情满怀的演讲,徜徉在政法园里,畅想着自己的未来。曾经读着xuzhangrun充满诗性的文字,竟有众横捭阖,气吞万里之感。如今的二位悄然遁世,噤如寒蝉。曾经在广西大学二楼教法理学研室里,我们团团围坐,与魏敦友老师读书、畅聊,古往今来,法理成长之脉,方家辈出之代。那时的焦虑与理想并存,内心是温热的,沸腾的。

步入律师职业之后,四个年头了,遇见的人,遭遇的事,人性之幽暗,人心在险恶,人之无耻,虽然不堪入目,但也渐渐习惯。这几年读的书,写的字也越来越单一,【律师手记】多了,【感悟生活】也少了,【冷眼旁观】几乎要绝迹了。律师的生活才真如一张网,当事人,法官,检察官,警官······其实,这些人在于律师发生交集的时候,会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会表现出不同于往常的状态。我想这就是职业化的结果,充分暴露人性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一面。

偶翻起罗翔老师的《刑法罗盘》,书的封面上这样写道:“盘点鲜活案例,讨论刑法世界的价值基础与人文精神。”对于律师来讲,“价值基础”与“人文精神”似乎已经是很虚无的词语,是务虚的,是矫情的。同样,在《刑法罗盘》的代序中写道:“当下中国,法律人千千万万,精致的聪明人很多,研习法律大多只是以法律作为谋生发达的工具,而忘记了法治的限权本质。”我们何尝不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可是,我们何曾想过我们失去了什么?

最打动我的就是《刑法罗盘》里的思考,关注现实,忠于理想,不断的省察生活,不断的思索人性。而我们就活在这样的现实当中,却无动于衷。法律诉讼呈喷井式的增长,虽与个人权利意识提高相关,但更多是人的信用危机的爆发的结果。婚姻、家庭的衰败甚至解体,曾是罗马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今天的社会却愈演愈烈。我们时常妒忌比我们地位高的人,藐视地位不及我们的人;垂涎别人的名望、财富,或者傲慢、冷酷的看待别人的贫寒窘迫

我看过一些罗翔老师的演讲视频,继而才决定买他的书。他透明深彻的思考,时刻保持的自省,正如他说的始终绕在他心头的阿奎那之语:我们今生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超越今生。想想自己一直坚持着的读书与写字,却并未获得这样的省思,职业的这些年,我们到底是去了什么?这应该是一个追随自己一生的问题,大概在永恒的遗憾中,才会有弥补遗憾的打算与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