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麻黄汤治头痛案为例,谈六经辩证【附:胡希恕经方传真 麻黄汤类方】

 中医药方便 2021-03-14

图片

伤寒论是一个以六经辩证为核心的一个临床实践理论体系,六经辩证是贯穿整个伤寒论条文的一个主线。从病患的身体症状入手,综合判断并解决病在哪,怎么治,用什么药的问题。承载整个治疗的基础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不同的身体深浅层次,六经即是一种阴阳之气在身体不同的深浅层面的划分,也包含了六大手足阴阳经络系统。

所以在整个辩证思路中,必先确定的问题是病在表还是病在里,病在阳还是病在阴。这是一个大的框架和原则。

在实际辩证中,可能存在复杂的症状表现,特别病人可能在有基础病,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主证兼证同时存在。在判断主证上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一般的问诊中均提及主诉这个问题,综合望闻问切来相互联系、相互分析来诊断出是六经中什么经的病,是该经中什么问题的病。从而拟出原方或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下面分析一个医案

头痛案

陈某,女,27岁,2012年2月27日初诊。

主诉:头痛10余天。

病史:10天前因外出受寒感冒,开始时头痛,全身困痛,流涕。经治疗其他症状消失但头痛没有减轻,每天上午疼痛较重,自述“头似箍着了一般疼痛难受”。去医院检查诊为脑血管痉挛,口服药物及静脉点滴5天,基本没效。求治。

刻诊:头痛,整个头部都似箍住了一般疼痛,枕后项部疼痛较重,上午重下午轻,无干呕,无头晕,无汗,无口苦咽干,无口渴,无恶寒发热,眠可,纳可,二便可,舌暗苔薄白,脉寸关浮微紧,尺弦。血压145/85mmHg。

患者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父母亲都有高血压病。

体症判断:“受寒感冒后经治疗后,头痛没有消失”,说明极有可能存在表证未解的可能;“无汗,无口苦咽干,无口渴,舌苔薄白”,说明不存在阳明有热的问题,可能存在体表有寒的问题。“去医院检查诊为脑血管痉挛,口服药物及静脉点滴5天,基本没效,患者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父母亲都有高血压病。”西医的检查一般说明不了病邪的产生机理,仅作为一般性参考,不作为诊断的依据,以免受此影响反而导致误诊。问诊中最好不要提及西医的检查情况。

脉证判断:脉寸关浮微紧,尺弦,脉证以大的脉象为主,如浮迟沉数等,用以把握病的体层。医案中有浮脉,为太阳伤寒证。

辨病:综合以以上决断,病在表,病在太阳,为伤寒束表。

病机:营卫郁闭。

治疗:麻黄汤加川芎:麻黄20g,桂枝15g,杏仁12g,炙甘草12g,川芎20g。3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据此医案记录:二诊时,患者说,药后很有效,疼痛明显减轻,比输液有效多了。还有轻度疼痛,夜晚睡不着觉。测血压130/80mmHg。效不更方,上方麻黄汤减量: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炙甘草6g,川芎20g。6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晨饭后和中午饭后2次服,晚上不服。嘱其这几天每天去附近的诊所测一次血压。后来电话告知,血压正常。头痛痊愈。)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

该患者是因外感诱发头痛。患者诉其诊前因伤寒感冒也发作过此类头痛,但经治疗后持续多天头痛仍在。可能与其有高血压病史有关,但这并不会改变六经病机产生的原因,不能被西医的病名束缚住头脑。

用经方就是要六经辨证,有是证用是方。不存在麻黄“升压”,高血压病就不能用麻黄剂这种说法。从医案效果看,这个病人用了麻黄汤不仅疗效好,而且血压也正常,说明经方用对了,营卫通调谐和了,内环境改善了,血压等指标就会趋于正常了。

《伤寒论》第35条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方证病机为寒邪闭塞肌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也就是营卫郁闭不通。不论外感内伤,凡是表现为营卫郁闭而出现头痛等症都可用之。尽管患者没有发热的情况,但条文中的发热并不是必要条件,只要病机符合即可。

图片

胡希恕  经方传真  精简版【第二章  麻黄汤类方】

第二章  麻黄汤类方

一、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归纳:

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②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③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④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⑥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二、麻黄加术汤方

【辨证要点】麻黄汤证而见湿痹烦痛者。

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辨证要点】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四、麻杏甘石汤方

【辨证要点】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

五、越婢汤方

【辨证要点】周身浮肿、脉浮、恶风者有汗,

六、越婢加术汤方

【辨证要点】越婢加术汤用于越婢汤方证见小便不利、或湿痹痛者。

七、越婢加半夏汤方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或发热汗出,或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肺气肿)

【辨证要点】越婢汤证兼见咳逆上气、两目发胀或头痛者。

八、甘草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浮肿表实无汗者。

九、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

十、麻黄附子汤方

【辨证要点】少阴病兼见浮肿明显、无汗恶寒者。

十一、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辨证要点】少阴病兼寒饮,即恶寒无汗脉沉者。

十二、葛根汤方

【辨证要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

十三、葛根加半夏汤方

【辨证要点】葛根汤证兼见呕逆或下利者。

十四、葛根黄芩黄连汤方(热下利腹不痛)黄芩汤(热下利)黄芩加半夏汤(热下利腹痛)黄连汤(腹中痛欲呕吐,寒热并结)

【辨证要点】下利、汗出、不恶寒、脉浮数者。

【附】临床常用的葛根汤加味方:

(l)葛根加生石膏汤:即于葛根汤再加生石膏 45~10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口舌干燥者。 

(2)葛根加桔梗汤:即于葛根汤加桔梗 9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咽痛或排痰困难者。

(3)葛根加薏苡仁汤:即于葛根汤加薏苡仁 15~3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关节痛或有痈脓者 (4)葛根加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白术、附子各 1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而关节疼烦者。

(5)葛根加苓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术附汤再加茯苓 1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加术附汤证而有茯苓证者。此和上方对于腰背拘急痛尤效,试用于脊髓炎亦有良效。

十五、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辨证要点】太阳病发热恶寒见身痒者。

十六、桂枝二麻黄一汤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多,越婢汤证少者。

十八、大青龙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扬证、越婢汤证并见者。

十九、文蛤汤方

【辨证要点】麻杏甘石汤证合并越婢汤证又见口渴明显者。

二十、小青龙汤方

【辨证要点】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

二十一、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兼烦躁者。

二十二、射干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喉中痰鸣明显者。

二十三、厚朴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咳喘胸满,脉浮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辨证要点】手足逆冷、恶寒、身痛者。

二十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辨证要点】表实无汗、或身黄、目黄、或身痒者。

二十六、续命汤方

【辨证要点】中虚身痛或麻木者。

二十七、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辨证要点】关节痛疼、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二十八、三黄汤方

【辨证要点】关节疼痛、无汗恶寒而烦热者。

二十九、牡蛎汤方

【辨证要点】疟疾寒多热少,无汗身疼者。

三十、麻黄升麻汤方

【辨证要点】伤寒表里不解,上热下寒,症见咽喉不利、腹泄、手足逆冷、脉沉迟者。

三十一、升麻鳖甲汤万

【方解】升麻伍以蜀椒解肌致汗,伍以甘草解百毒,并治咽痛。复用鳖甲、当归和血驱痛,用雄黄攻肿毒痈脓,故此治疫证咽喉痛而有痈脓或瘀血之变者。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