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三鸡会”

 大春观察 2021-03-15

永远的“三鸡会”

作者陈小敏

“三鸡”可不是三只鸡喔,而是陶艺大师秦酉桃先生、著名漫画大师蒋思忠先生和篆刻家李明舜先生三个属鸡的朋友对聚会的戏称。虽会员不断增加,还是保持原来的“会”名。

“三鸡会”原班人马
去年11月“三鸡会”在泗阳搞了个十周年庆典,圆满结束后,大家相约古城南京再聚。
我是南京的地主,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会务。我平时与会都是“作威作福”“坐享其成”,角色一旦转换,颇不适应,居然一时寝食难安,深感组织活动之不易。
3月6日,“三鸡会”会员以及前来捧场的嘉宾从四面八方赶来,我带着孙女丫丫在酒店大厅恭候各位大驾光临。
秦酉桃先生率先从宜兴赶来。丫丫与他一见如故,脆生生的一声“爷爷好”,叫得秦大师喜笑颜开。

丫丫和陶艺大师秦爷爷
文君匆匆赶来了。
因为泗阳一行七人下午1点之后才能到达,我和文君陪着秦大师先在宾馆附近的美食一条街用了点特色小吃,然后去避风塘饭店预订中餐。
接近两点,蒋思忠先生及夫人陈素敏女士、李明舜先生、泗阳广播电视局局长李小明先生、江苏省深水公司总经理杨加玲女士及其老父亲杨华先生、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刘健先生等接踵而至。
见面的喜悦让大家忘记了饥肠辘辘与旅途劳顿,握手、拥抱、彼此问候,场面热烈、温馨感人。

小凤杨加玲
加玲订了一只硕大的蛋糕,大到我前所未见,上面插着新鲜的红玫瑰。我们都以为在座的有谁今天“圣诞”。加玲说:后天女神节,今天我们提前在南京过。这样安排已经让大家高兴,精彩的解说更让大家感到她的用心与周到。
用完中餐,我们打算各自回宾馆稍作休息后,再去逛逛年味尚存的夫子庙老门东,晚上就餐于桃叶渡旁的南京食朝汇。
五点左右,信息传来,有嘉宾已经抵达饭店。我们匆匆奔去迎接。
大家争先恐后地与食朝汇门前的“朱自清”一起“品香茗”、合影留念。

与“朱自清”合影
锡剧名家张金华先生是秦大师的老乡、忘年交、省锡剧团副团长,为了参加这次聚会,特地将在外地演出的节目顺序提前,风尘仆仆,按时到达,实在令人感动!
晚宴开始。外面虽是阴雨蒙蒙,大家的心里却一片灿烂。
主持人代表“三鸡会”全体成员向各位嘉宾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后,思忠老师简要介绍了“三鸡会”的由来及成员,同时对未来作了一番展望。

艺术大咖潘建雄,徐扬老师即兴献艺
集漫画、写作、摄影、器乐演奏于一身的艺术达人、我的老同学“小裁缝”徐扬也前来捧场。得知餐桌上共有6个老兵,这个当年的文艺兵激动不已,终于按捺不住,放下开始担心太过张扬的顾虑,自告奋勇地站起为大家演奏了《迎宾曲》。随着娴熟的指法,美妙的音符缓缓流淌,他一时俨然艺术殿堂里的王子。

推杯换盏叙友情
音乐拉近六个老兵的距离,更激发无尽的回忆,大家一边推杯换盏,一边各自讲述着部队里难忘的经历,每一份回忆总会带来共鸣,每一份共鸣又把大家带入绵绵无尽的回忆。
接着,我的良师益友、男高音歌唱家、提琴演奏家、指挥家潘建雄老师一展歌喉,用一曲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把晚会推向高潮。“许久没有听到如此美妙的歌声了”,谦逊儒雅的张金华团长赞美道。
张团长的由衷赞美提醒了大家,于是大家提议张金华来一段独具特色的锡剧。他一张口,嗓音洪亮,震惊四座,把个“豆浆味道甜津津”唱得津津有味,婉委动情,终于引爆大家的热情,掌声不绝于耳,喝彩响遏行云,直把晚会带入巅峰。

锡剧名家张金华
秦大师是痴迷的戏曲票友,也为大家字正腔圆地唱了一段京剧《洪洋洞》。一声入耳,荡气回肠。           
秦大师一曲方了,“不依不饶”地点歌于我,我只能用疲惫而沧桑嗓音,在各位艺术大咖面前抖抖呵呵地唱了一曲《九儿》,感觉不得不在这里向《九儿》说声“对不起”。
从不怯场的丫丫已经玩得很累了,让我抱着她睡觉。听说奶奶要唱歌,小眼睛亮了起来,一定要表演节目。首先和奶奶一起朗诵了北宋民歌《木兰诗》;不行,还没尽兴,还要表演,于是又独自朗诵了李白的《古朗月行》。童真即天真,天真总能给每一个人一种特别美好的感受。
再美的音乐也有休止的音符。这场集味觉、视觉、听觉于一体的“三觉”盛宴,终于在欢笑声中进入尾声,大家余兴未消,依依惜别,相约再聚!
“三鸡会”,永远的“三鸡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