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神秘园13 2021-03-15

编者按

西康省(1939~1955)——一个仅存在了16个年头的省,位于川、青、藏、滇之间,是唐朝以来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是汉藏交流的重要通道,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和战略意义。

建国以前,佛教在西康省的主宰的地位长达几个世纪,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其他地域并非如此?这与西康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佛教传入西康省后逐渐演变出红教、黄教、黑教和白教,最终黄教一支独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民国时期,黄教衍生出诸多弊端已暴露无遗。

地质学家丁道衡(1899~1955)深刻剖析了佛教在西康省盛行的原因、现状,以及佛教畸形生长对地方政治的影响。文章虽写于80年前,但对我们分析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很大的启发。

佛教在西康

佛教自传入西藏等地,在学理上,经多人的研究,已放出一个异彩,这是研究佛学的人们承认的;而它整个支配了西藏,也是大家都承认的。西康与西藏的宗教上、思想上、习惯上是渊源一脉,佛教在西康影响之大是无可否认的,有人竟以为在西康除了宗教无文化,除了宗教无政治,要治理西康,只有假宗教之一途,至少要提倡宗教,皈依喇嘛,方能够扶绥康民安定边疆。我前年在西康时,听说有人主张定佛教为国教,可见有些人边疆的人深深感到佛教力量的伟大了。

我不是佛教徒,对佛教更没有研究,现在来谈佛教的问题,似乎很不合宜。不过我在西康到过的地方较多,纯由客观的方法收得这方面的材料不少,有了材料就发生意见。从前丰卜说过:“思想由所得的事实而来”,我现在谈论这个问题也是如此,是否有当,要望研究边疆的名达有以教我了。

西康的天然环境与人民的生活

西康的区域,在前本是包含现在的康区,以及西藏管辖下金沙江以西前属西康的地方,在二十八年(1939)西康省制成立,中央划前四川省建昌道属雅州宁远两府归入西康,含原来康地(即现康区)共为三区,即康属区、宁属区、雅属区。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宁属区内,大部为猿猴等所分布;在雅安区内,大部分为汉族所居住,与佛教的关系不大;惟在康区内,藏族占全人口26%,同化于藏族的羌氐各族约占全人口的40%,皆信佛教,佛教在此区域内,实占绝对多数,故佛教的影响特别的大,本文所讨论的,专注重于此区域。

说到此区的天然环境,我们必须注意她的地势与气候,它的区域在北纬28度与35度之间,本属温带,但以地势高峻,除沿河流两岸稍低外,其余都在3000公尺以上,或终年积雪,或融化时间极短,故天气寒冷,风雹时常来。而地形又多在幼年时期,深沟峡谷泛滥地极少,土地除小部分可以耕殖外,大部分皆不宜农业,粮食收获不多,所以驻扎康区的部队,虽只有一二千人,军粮便时时发生恐慌。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康区游牧的少女 庄学本摄 1936

西康即地多山地,成为天然牧场,畜牧事业为是最多希望的一种富源,不过畜牧须受草场限制,在量的方面恐不能比过去增加若干。又以土人畜牧的方法太差,死亡极大,以约7800万方亩的牧场(其中纯粹牧场约3200万方为荒地),供给20余万人民的肉食,而时常感到不足,发生抢劫,即可见它产量的微弱了。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挤奶的藏民 庄学本摄 1936

人们既受这种环境的限制,又没有克服困难的能力,除了特殊阶级的人外,一般都甚寒苦。大半以畜牧为生活,牛羊为食料,羊皮为袄,牛毛为篷,过着他们的游牧生涯。又因为文化落后,医药不良,故身体虽然强壮,而疾病的流传甚广,平均寿命只在40左右,抢劫与仇杀的风气盛行,故家家有朝不保夕的恐慌。在这种种压迫下面,人们自然要求一种安慰,尤其是精神的安慰。我以为佛教能够在西康或者其他地方流行,这实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佛家的注重来世轻视现世,对于被压迫而无力反抗或反抗失败的人们,是如何的适合脾胃!

佛教传入西康的简略经过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西藏,七世纪中始传入西康,最初为红教,其教义以“秘密助力,即身成佛”为宗旨,现西康各地有其寺庙,教徒不甚多。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十五世纪宗喀巴出,创立黄教,一反红教的流弊,以“苦修宏德”为宗旨,为世人所信仰,该教派遂大流行,成为现今康藏等地最有力量的唯一教派分管黄教的喇嘛就是达赖与班禅。宗喀巴因禁娶妻的缘故,特定转世的方法以继承其衣钵,所以达赖与班禅便有一世二世……第若干世的区别了。现在西康的喇嘛庙与西藏的三大寺及其它各寺的声息都是相通的,且遥遥受其节制。此外尚有黑教及白教,但势力不雄厚,对于西康无多大影响。

佛教在西康的现状

佛教在西康的现状,可由两方面观察,一由喇嘛寺的动态上看,一由私人生活上看,现先说喇嘛寺的动态同它有关的事件。

喇嘛寺的组织,西康喇嘛是西藏的相同,大概可以分为教育、管理、财政三部,而以“堪布”总其成。堪布意即主持,寺内的一切事情、对外的交涉,并兼负责僧众学识教授的责任,所以他的地位很高,任“堪布”的需要“呼图克图”(转世活佛)或为“格西”(佛学博士)的人才有资格。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日喀则 扎什伦布寺

负责管理责任的为纠察,康名“铁棒喇嘛”,因为他处罚僧众的时候就用一根铁棒打击,对僧众的行为及威仪负纠正的权限。负责财政责任的为当家,康名“传号”,他管理寺产。经营商业、放贷生利及支配用途等项。大寺庙的各部分又设有若干助手,其他尚有领众僧诵经,喇嘛等等,不过不是要职罢了。

喇嘛的源于喇嘛寺的势力,西康因受佛教的影响同环境的限制,父母对于送子弟出家或子弟自愿出家,以为是很应该而很经济的办法。所以家有三子的一定送二子去当喇嘛,有一子一女的,就会把儿子送到寺庙里去,再招一个女婿入赘,来支撑门户。人人如此家家如此,所以西康一带喇嘛的数量是很巨大,而寺庙是林立的。

譬如康定一隅有八家喇嘛寺,甘孜一县有好几个两三千僧众的大寺,理化的长青科尔寺(又称理塘寺)的僧号有2000余人,其他如巴安、乡城、稻城、德格等地都有很大的寺庙,至于小寺小庙,更是星罗棋布于各处了。据廿八年(1939)西康省政府编的《西康概要》的统计,金沙江以东各县约计寺庙330余所,喇嘛4万余人,不过有许多分布在小村落的,难于调查,实际恐还不止此数。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长青科尔寺,于1580年由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创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

说到喇嘛寺的势力,要依它历史的背景,“堪布”的学识与能力,财产丰富的程度,寺内喇嘛的多少,以及与土司头人结纳的关系而定。西康的寺庙散布在各处,某一地的喇嘛寺里的喇嘛大多数都是本乡本土的人民,形成一个有区域的特殊状态,所以寺里势力也有它的范围。出了范围,虽是最有名的活佛,也就无所施其法力了。这一类的例子甚多,如巴安的包活佛在巴安一带是最有权威的喇嘛,巴安附近放草的牛马,当时被“夹棒”——西康土匪的特名——抢走,但是活佛的牲畜日夜都放野在山里,虽然没有牧人看管,但也没有人敢抢劫的。

他三年前离开巴安到康定来参加五明学院开会,当返回巴安期间,却在理发附近被“夹棒”抢得精光,许多想借佛光保佑,同他一路赴康区的邮电公务人员及商人,也遭了同一的命运。又如火竹香根在理化一带是是万人项礼的活佛,但前在理化到康定在折多山附近便被“夹棒”射击了数十支枪,幸赖他侍从得力,开枪还击,方将“夹棒”打退,活佛的性命,不能不靠新式武器来保护了。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四川甘孜 色达五明佛学院

自然有人要说土匪是没有人性的,不是佛法所能感化的,不过西康的土匪却有他处的不同。因为西康地广人稀,不像内陆时有商旅行人往来,若专靠抢劫为生,一年有大半年没有买卖便会饿死,所以他们平时都种地畜牧或做其他工作,也常常拜佛念经的。抢劫生涯只是在某一时期或在某一机会,事情办完,放下屠刀又可立地成佛,小至于虫子也不肯轻易伤害的。

且对于本地的大喇嘛是十分信仰,这种情形,若不用区域的特殊状态来解释是说不通的。虽然如此,西康土著的势力,喇嘛寺还是首要地位的,但这是不是专依佛法而有其它原因在,这里且不说,留在后面讨论。

关于私人生活对佛教所表现的,除少数例外,一般都可说是迷信。他们相信佛是能降福给他们的,所以家里总有个佛堂,至少也有个佛台,供几尊佛像,早晚点着神灯,上供着酒水,跪拜诵经,是当着日常功课做的,尤以妇女们最为虔诚。

出门时带着佛盒,内面放着佛像,同大喇嘛赐给的紬条等物。他们骑在马上或步行时,口里总是不休地念着佛经,认为这样可以趋吉避凶,至少精神上可得到一时的安慰。他们平时虽然自奉俭薄,有银子舍不得用,把它窖藏在地下,但一逢送经修福,求神供佛的时候,却很慷慨地将一切献给寺庙。似乎把死后的事看得很重,尤其把来生看得更重要,所以在今生不能不替来生“未雨绸缪”了。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这显然是受了佛教轮回的说法的影响,不过这种观念不是明了佛理得来的,纯粹是由于一种迷信,由于一种自私自利的变态心理,他们似乎想用今生有余的金银,谋取来世无穷的福利。是一种“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办法,至于是非善恶似乎不关宏要的。所以有时感觉今生的利大,便不管来世如何;觉得来世的力大,便不问今生怎么样了。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同着朝庙供佛、舍身崖下,在西康并行不悖,而时时发生,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当时徘徊于两者之间,不知孰轻孰重的时候,便采取折中的办法。

下面的事实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义敦境内有一个“夹棒”他家里的人死了,想请巴安活佛给他家念经,以便死者早得升天。包活佛因为他是土匪而加以拒绝了,但他再三要求,包活佛不得以说,若他是不在做“夹棒”,便替他念了。他的回答是:永远不做土匪办不到,若包肯替他念经时,他发誓一年内不抢人。活佛最终允许了他的要求。

这真是与“日攘其邻之鸡者”的“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的办法,异曲同工了。他谋家人来世的幸福,只肯出一年不抢人的代价,权衡今世与来生来世的轻重,是如何的琐细!

佛教对西康现时的影响

佛教在现时的西康,虽然有一部分人在那里努力,也曾得有好的成绩,就整个看来,似乎是日日都在没落中,它衰弱的征象,可有下面几点看出:

(一)以戒律的废弛

喇嘛的人数很多,但除少数外,终日哂嘻无所事事,俗语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人一多了,富的贫的都有,怎能不出事呢?你想聚合了许多无知识的、无修养的、血气未定以及血气方刚的少年,自然要小焉者酗酒赌博,大焉者奸淫邪道、杀人越货无所不为了。清末的果亲王对于西康民俗用“七笔头”来描写,其中一段是写喇嘛的,他说:

万恶秃头,饶钵喧天事不休;口念糊咒,心想鸳鸯偶;两眼黑幽幽,如禽似兽,偏袒右肩黑漆钢又手,因此上把释教风流一笔头。

我前年在西康的感觉,大多是喇嘛还是如此。不过“偏袒右肩”一句,尚不很确切,应该改为“脱下袈裟立地成凶手”。

(二)教化不够,不能依法力行

我曾参观过几个大喇嘛寺,与一些喇嘛接近过,有的当喇嘛四五年了,尚不会念经的;会念的,对于佛经普通的意义都莫名其妙,自然也有好的,不过在里面淘出来的,真是要有些特别因缘,千人中恐怕没有一个人吧!这种纯粹的天才教育大多数僧众对于经义是没有机会了解,也无法了解,让他们能够依法力行,自然不可能了,但是却养成了他们的懒散、自大、糊涂等习惯,比较平民都厉害得多!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吹角的喇嘛 1936

由上来看,佛教在西康是日趋没落,但在社会里不能不承认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原因似可分为:

(一)佛教传入西康以千余年,多数人民耳濡目染已很深的观念。譬如在君主专制已久的人民,觉得没有皇帝是不可以的,而发生一种依赖的心理。

(二)喇嘛寺特殊的组织,使人民离了佛教便会发生许多不便,而且它拥有雄厚的资本,把握整个社会的经济,藏有巨量的枪械,为地方最大的武力,吸收青年精壮,具有强大的部众,并兼理诉讼,握司法大权,传授藏文及经典,教育也无形中操诸于手了。在西康可以说喇嘛寺是具有军事、政治、经济、司法、教育各种机构的机关。

做该处官吏的,清闲得很,除了催粮催差而外,其它一切都有喇嘛寺代办。自然这不是说他们尸位素餐不想做事,要做也做不通,何如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呢?喇嘛寺既是佛教的寺庙,他的势力雄厚,佛教的地位也因之增高,自可变态的发生很大的影响,不过这种变态的影响,是结的善果还是恶果,似乎可就年来发生的事实去分别判断了。

最后的几句话

佛教在西康省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丁道衡

佛教在现时的西康,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惟它本身发生了若干流弊,亟待改革;而且随着时轮的流转,环境的变迁,对人们精神上的指导,似乎已失去了从前的尊严。他的地位虽因种种条件仍居重要,但它的影响,好坏的分量,须详加估计,这对于治边不可不注意。

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其宗法之结构,与宗教之信仰,扶植少数之偶像,以控制多数之顽民,亦执简驭繁之一术也”。但是“过去所扶植之偶像,至是翻成政治之暗礁”,岂无前例?何况“扶植之偶像”是否能控制“多数之顽民”,至今已成问题,反观各寺庙,实早有尾大不掉的情势,成为“政治之暗礁”已极显明。

是治理西康假之宗教一途,确有审慎的必要,这就是作者写此文的意思了。

中华民国卅年2月5日书于乐山

《新评论》 1941年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整理不易,点个赞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